[历史同人]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648)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董三娘在开口之前,手挥五弦,她抱着的琵琶发出“铮铮”一声响,声调铿锵,似乎有金鼓之声,立即将人们的注意力尽数引来。

明远一听“江城子”这三个字就立即来了精神:“可是苏太守在出猎之后所作?”

“正是!”

董三娘向明远盈盈笑着颔首。

“据说,苏太守出城,有上千百姓随行。苏太守还曾说要亲自射虎呢!”

这一下众人全来了兴趣,纷纷请董三娘演唱。

只听董三娘手中琵琶弦动,传出一声,清亮激越,似可裂帛——她手下的琵琶众人听得多了,还从未听过如此铿锵的开场,顿时精神一振。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①……”

董三娘是一介妙龄女郎,嗓音娇柔,唱出这样的句子本有些违和,但是她的琵琶声激越而铿锵,令她清亮而高亢的声音也多出了一等昂然威烈的气概。

整座閤子里一叠声地喊好。连长庆楼其他客人都忍不住探头观望,寻酒博士打听,那边閤子里究竟为什么这么高兴。

明远对这首小令自是再熟悉不过了,只是此刻听来,只觉得苏轼有时会太过自谦——“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如今也不过三十多岁,纵然鬓微霜,当真又有何妨①?

有时苏轼又雄心壮志得十分可爱——“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①”为了报答百姓随太守出行,便要学着当年孙郎的模样,要亲自射杀猛虎。

这时,董三娘手中的琵琶声渐渐转弱,女子的歌声里则带上了一丝愁绪,几分期待。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①……”

那“冯唐”二字的尾音未落,董三娘手中的琵琶顿时再次铮铮作响,曲中的豪情壮志似乎排山倒海而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①”

“好——”

由种建中带头,众人一拍桌面,全都站起身。苏轼词中兴国安邦的豪情壮志在这一瞬间感染了所有人。

种建中高举手中的酒盅,大声道:“好一个‘会挽雕弓如满月’!让我等尽饮杯中之酒,明日便能‘西北望,射天狼’!”

他一个扬脖,手中的酒盏立即空了,胸前则多出一片淋淋漓漓的水渍,当真是豪情万丈。

与座余人也如他一般,痛快地饮尽了杯盏中的水酒。

就连平时最怕夫人说他浑身酒气的“五好老公”沈括,此刻也被这词中的豪迈气象感染,举杯痛饮,又将空空如也的杯盏重重顿在桌面上,哈哈大笑,让在旁随侍的酒博士帮他再将酒杯满上。

这一首《江城子》,调起了席上诸人心中所有报国热情,甚至人人都用羡慕的眼光望着沈括、贺铸与种建中三人,种师中甚至流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似乎就要开口向阿兄请求,将他一起带回陕西去,“西北望,射天狼”。

这时閤子中的气氛已经到了顶点,无论董三娘再唱什么,都似乎越不过这首。

董三娘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心中便有些犹豫,目光在席间游移。

突然她看到了秦观,双眼一亮,赶紧道:“听闻秦官人于今年七夕也做了一首小令,如今名动京师,似乎叫做《鹊桥仙》?”

明远心头一喜:《鹊桥仙》?

秦观终于把《鹊桥仙》作出来了?

他终于不用担心自己当文抄公了?

谁知秦观丝毫不以为荣,双手直摇:“不不,千万别,子瞻公珠玉在前,某的这首小令便着实难上台面……千万别!”

董三娘想了想,也觉得与刚刚那一首的风格相去甚远,便笑笑不再提此事,只随意奏些调子,不再歌唱,而是任由席上众宾在“酒酣胸胆尚开张”时来几句豪言壮语。

明远想了想,凑近董三娘,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董三娘闻言忙不迭地答应,随即又眼带惊喜,向明远看了一眼。

明远垂下眼帘,表示默认了。董三娘知他不愿声张,默不作声地站起,双膝微曲,竟是不动声色地冲明远福了福,以示贺喜。

明远抿着嘴唇微笑,算是谢过董三娘的心意。

终于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众人的酒都喝得有些沉。明远与种建中便留在长庆楼前,看着酒楼的伙计们一一安排,将沈括等人一一送回家去。

种建中又与种师中道别。种师中依依不舍,种建中则作为长兄,郑重嘱咐了几句,才送他上车,返回国子监。

最终长庆楼前只留下明远与种建中两人。

“师兄,今晚月色正好,不如我们一起步行回去吧!”

月色正好?

种建中仰头,只见天边一弯残月如钩。相形之下,反倒是汴京街头的灯火更辉煌灿烂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