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之反骨皇太子+番外(70)

作者:一卷春风绿 阅读记录

“奴见识浅薄,不敢妄议太子。不过奴倒是常听宫中人和大臣们赞许太子仁厚宽博, 识微见远,是为我大清第一太子,不愧为十全帝王之子。”

梁九功话说得巧,不仅夸了太子,更夸了康熙。

康熙沉默了片刻,哈哈笑了两声。这笑并非是纯粹的开心,蕴含着一种叫人琢磨不透的情绪。

“是啊,胤礽再怎么有出息,都是朕的儿子,是朕这个父亲教得好。”

梁九功俩囔囔赔笑应是。

康熙当即动身前往毓庆宫瞧胤礽。

去的路上,他忍不住跟梁九功抱怨:“足足两月了,他连个请安折子都没给过我。”

这孩子若真孝顺他,怎会如此?康熙想自我反省,却又觉得胤礽作为儿子的也并不完美,大家彼此彼此。

尤其是想到有一种可能:胤礽之所以安静呆在毓庆宫没动静,是因为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康熙便觉得浑身不舒服,有种扒光了衣服被观看的羞愤感。

皇位最终传给谁,说到底还是他这位帝王说了算。定要给才德忠孝四全的儿子才行,缺一样不可。毕竟他儿子多,可挑的人选有很多。

康熙匆匆进了毓庆宫之后,所见之处一片寂静。至殿内,整个宽敞的大殿却只留有两名太监伺候,再无伺候之人。

康熙抬手免了二人的请安,悄悄进了书房,只见身量修长的胤礽端坐在桌案后,认真书写着什么。

康熙凑近了瞧,闻到了胤礽身上清冽如雪松的味道,不禁心情舒缓了许多,再见他正在作以思父自省为主题的诗,心在霎时间就软得一塌糊涂。

康熙轻咳了一声,胤礽吓了一跳,手一抖,笔尖戳在了诗篇“父”字上,整个字以墨染黑。

“恭请皇父圣安。”胤礽连忙赔罪行礼。

康熙笑了一声,伸手扶住了胤礽,“是朕不该吓你。”

从不会认为自己有错的帝王难得能说出这样一句话,已经跟道歉差不多了。这句道歉却算是一语双关,也暗指他两月前突然对胤礽发火,使得他禁足两月。

“儿臣恨不得皇父天天这样吓儿臣。”胤礽抬眸望了一眼康熙,便安静垂眸。

那一眼清澈见底,带着孺慕之情。

“既如此,那你这两月为何一点动静都没有?”康熙有些抱怨地问。

胤礽低眸未语。

康熙随即瞄见桌案左上角落着厚厚的一叠纸,他随手翻阅了两下,发现所写的全都是与“父”和“孝”有关的诗,篇篇精彩。众所周知,好诗要意境,要情感深刻,能做出这般多感人的诗句来,可并非硬想而来,必是作诗者情绪饱满,日思夜想。

康熙心中一动,随后便被铺天盖地的内疚情绪席卷。

“儿臣不孝,干了许多大逆不道之事惹皇父生气,儿臣不敢奢求皇父谅解。”胤礽在这时候声音轻轻地说道。

康熙心中更加动容,是啊,真正的孝不是给别人看的,他的胤礽就是这么仁厚实在,从不做面上的功夫,不耍花花肠子,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孝顺他。

“好孩子。”康熙感动地抱住了胤礽,激动地红了眼眶。

殊不知康熙在抵达毓庆宫的前一刻,胤礽还悠闲地躺在榻上啃虎皮鸡爪。他有顺风耳,远远地听见独属于康熙的步伐,立刻拾掇起来,摆出才刚那副场景。

至于左上角的那一摞诗,对于胤礽来说就更容易了,他如今出口成诗,花费不足一炷香的功夫,就能写出一打来。早就准备好了摆在那儿,就等着康熙“发现”它。

“儿臣自省这两月,琢磨出了一种新的烹茶方法,儿臣给父亲煮一壶?”

父子二人对坐。

胤礽衣着月牙白袍,煮茶沏茶,素净从容,观之有种无欲无求的超脱之态。

康熙见儿子这般,又怎能继续怀疑他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倒是他心胸狭隘了,思虑过甚,总是把帝王的那套心思考虑到胤礽身上。

他不该怀疑胤礽,众多儿子中,哪怕是去怀疑三岁的十四阿哥有野心,都不该怀疑胤礽。胤礽早就请辞过太子之位,甚至怀过赴死之心。这孩子至诚至纯至孝,又怎么可能觊觎皇位?

康熙内疚情绪更甚,和胤礽说了许多贴心话,也道出这些年他做皇帝有多心累,期许胤礽能为他分忧。

胤礽借饮茶的工夫望了一眼满脸真诚之色的康熙,心中不禁冷笑。

多少次怀疑、试探,换来今日这话?却还不知以后或不会继续反复。

这般反复无常的帝王心思,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哪里能应付得了?总之,谁在这时期坐太子的位置谁难。不作为,会被鞭笞;作为了,会被废黜。伸脖子会挨刀,缩脖子也会挨刀,堪称是大清第一优秀活靶子。

康熙离开毓庆宫后,就批复了科考改制的奏折,还大肆封赏了毓庆宫。

胤礽召来詹事府的官员议事,事议毕之后,詹事府少詹事高士奇看见了桌上胤礽所作的孝诗,心思一动,忙问胤礽是都要整理成册。毕竟之前在他的主张之下,詹事府所出的《兴言录》可是大受欢迎,他因此也晋升极快,博得了皇帝的青眼。

“好啊。”胤礽请高士奇随意。

高士奇见太子功高却如此谦卑礼贤下士,对他更加敬重崇拜。高高兴兴应下之后,不出三日就将诗集整理成册,取名《孝诗》。

高士奇将《孝诗》呈给康熙之后,用许多精美之词赞美太子的孝心,把康熙哄得很开心。高士奇随即就请问,能否将《孝诗》像《兴言录》一样刊印成册,供世人览阅传颂。

康熙欣然应允。

一月后,《孝诗》发往全国,整个大清掀起一波以孝为主题的作诗热潮。全国百姓也都知道了,大清太子爷不仅才华横溢,还是个大孝子。提到孝,所有人都以太子为榜样,向其学习。

吏部改革也在如何如荼地进行中,期间有不少官员提出异议,但最后都因为理由太过浅薄,没有说服力,被驳斥回去了。毕竟这场改革是在原有的俸禄上多增加福利,大部分官员,尤其是在吏治方面有作为的官员非常支持这次的改革。

很多官员因为能者多劳,却未能得到相应的奖励,心中早有积怨。这一次吏治改革,让“公平”二字真正体现在了俸禄上,让官员们得到了切实的实惠。所以全国范围内,诸多有作为的地方官吏对提出改革太子,心怀感激,敬佩不已。

换句话来说,胤礽已经在无形中笼络了这些有吏治作为的地方官的心。大清将来的朝堂,势必要以新换旧,这些新官吏从何而来?大多都要从这些地方官中选拔而来。

能进京入朝的官员,在地方必然有能力,基本上都是这些受惠于吏治改革的官员。

科考的改制,使得一批技术人才有了做官的机会,这也归功于太子的“提拔”。第一次改制后的科举,主考官便是胤礽,而大部分参加科考的技术人才都来自太子举办的学堂,便有了天下学子尽是太子门生的说法。

胤礽故意让人把这话传到康熙的耳里,看康熙什么反应。

康熙倒没介意,反而很骄傲胤礽的作为。

八月初,康熙突然腹泻发热,太医几番下药方都无用。胤礽便请康熙试着服用自家药厂所产的奎宁,不出两日便见效,痊愈了。此之后,还有几位朝廷重臣、皇亲贵胄得了疟疾,都因服用奎宁而见效,及时挽救了性命。

康熙深切感受到发展技术的好处,更加鼓励商业和技术的发展。年末时,听大臣们奏报国库充盈,税收又比前一年增多十几倍,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康熙甚感欣慰,晓得这些都归功于胤礽。

“儿臣可担不得这些功劳,不过是从外头搜集些有用的人和东西一股脑儿塞回来,把事儿抛出去就不管了,能发展到如今的好结果,皆因皇父励精图治、领导有方,还有众兄弟们和诸位大臣们的共同努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