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384)

作者:芒果眼镜娘 阅读记录

胤祚瞅了瞅他,再瞅了瞅太子,发觉亲爹和亲哥都很想试试的样子。

这有什么难的?立马安排上。

“那我们做个实验吧。”

“什么实验?”

“传声筒的实验。”胤祚一边说一边寻找合适的纸张制作成纸杯,跟着用一根长长的线穿过两个纸杯,绑在小木棍上,固定在纸杯的底部。

然后让康熙和太子的手中各自拿着纸杯,一个说话一个听。

为了让实验更具效果,康熙在御书房里面,太子在御书房外,位置绕了一些,父子俩中间隔了十几米的距离,还隔了一堵墙。

康熙就跟拿到新玩具的小孩子似的,两只手包裹住自己抵着纸杯的嘴,小声地对着纸杯说话:“保成保成,你听得到吗?”

说完以后,他把纸杯放在耳边,就听到太子的声音从纸杯里传了出来:“汗阿玛汗阿玛,我听到了,你听到了吗?”

“真的可以!”康熙眼睛一亮,继续对着纸杯说话,“保成保成,朕听到了,还挺清楚的,你那边怎么样?”

太子:“汗阿玛汗阿玛,我这边也挺清楚。”

这对天家父子忽然察觉到了物理和化学实验的有趣之处。

本以为都是一些奇怪危险,专业性很强的东西,没想到只要一根线和两个纸杯就能传话,任何人都做得到。

康熙:“这是怎么做到的?”

听到这边在提问,太子匆匆赶来。

胤祚等太子到了才解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最慢,液体居中,固体最快,传声筒采用的是固体声波振动传递的原理。”

没说两句,他就发现没有物理基础的亲爹和亲哥已经听不懂了,也没再说什么物理原理。

“一百米的范围内,这个传声筒都能用,超过这个距离,就要等我们把电话研究出来了,传声筒是电话的灵感来源,也可以说是雏形。”

这么一说,康熙和太子都能够想象到电话是什么样子。

大概就是一根很长很长的线连接着的传声筒,动力来源就是电。

电话什么时候能够研究出来还不知道,但传声筒已经有了,可以玩一下。

康熙看向太子:“保成。”

太子瞬间意会,找人拿来一根长线,重新续接了一下传声筒,拿着那一端的纸杯,远远地跑了出去。

胤祚就坐在御书房的门槛上,看着亲爹和亲哥大老远地用传声筒对话,闹得不知情的乾清宫侍卫们颇为古怪地看着他们。

“保成保成,你听得见吗?”

“保成,你再退远一点试试。”

“真的只有一百米左右。”

胤祚用惯了智能手机,见惯了全球通话,对只能实现如此短距离对话的传声筒不感兴趣,不太能够理解亲爹和亲哥对传声筒的热衷。

考虑到大清和现代之间的差距,他把自己带入了现代看到全息和机甲的角度,立马理解这份激动。

他决定在电话上多花点功夫,争取早点做出来,让亲爹和亲哥更开心一些。

康熙和太子都是自制力非常强的人,稍微玩了一会儿传声筒就放下了。

胤祚怀疑他们俩会大晚上躲在乾清宫寝殿偷偷玩,就跟玩具枪的时候一样,但他认为自己是个好儿子,好弟弟,不会随随便便拆穿亲爹和亲哥。

“汗阿玛,太子哥哥,明后天他们会在朝上攻击我吗?”

太子:“私下进谏不管用,就会在朝堂之上,仗着人多势众提出来,这是他们惯用的手段。”

没办法,总不能因为大臣的某一个提议不太行,就把这一大批都给撤职了吧?

他们走了以后,谁来干活?这就是法不责众。

康熙都跟那群大臣推拉了这么多年,已经想好面对这种情况时该怎么处理,但他还挺想知道胤祚会怎么做的。

“你想怎么做?”

胤祚眨巴了一下眼睛,“我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吗?”

这话一听就是要作妖啊。

康熙脑海警钟作响,保守地回答:“你要是有完全把握保护自己的话。”

天大地大,儿子最大,至于大臣们……阿弥陀佛,你们自己保重吧。

胤祚比了个OK的手势,“那我就放心冲了!”

康熙:“……”

太子:“……”

突然有点不太放心,但是想想今天胤祚/六弟怼得大臣无言以对的样子,就觉得明后天应该不会吃亏。

事实上,他们的预计没错。

大臣们回去商量了一下,在第三天的朝堂上提出了这个问题。

“皇上,现在民间盛传六阿哥是善财童子转世,还有人企图为六阿哥修建善财童子庙,六阿哥的泥像进入蝗神庙和观音庙一事必须尽快处理。”

诸位大臣们叽叽喳喳,就差说这是一股歪风邪气,必须尽早整治了。

上一次被六阿哥明里暗里威胁去编撰字典的几位大臣,竟然也参与进去了。

佟国维、佟国纲等人暗暗叹气。

你们不是第一次在六阿哥手里吃亏,也不是第一次知道皇上和太子有多么护着这个儿子/弟弟,怎么还揪着他不放呢?

康熙和太子听了半天,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也没有什么愤怒的表现,淡定的模样仿佛大臣们在谈论的主角并不是自己的儿子/弟弟。

等大臣们说得口干舌燥,康熙抬抬手,梁九功会意地道:“宣六阿哥入殿。”

大臣们:!!!

悚然一惊,倏地扭头,只见胖嘟嘟的六阿哥迈着小短腿上殿。

六阿哥的个头也就到他们的腰部而已,可他下巴微抬,脸上带笑,好似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让大臣们有些慌。

他们都知道前两天六阿哥看了个告状现场,此时还能如此自信地上来,恐怕是已经有了对策。

这也是他们昨天讨论过的内容。

他们预估过六阿哥和皇上太子会有的对策,不外乎拆除泥像,恢复蝗神庙和观音庙原来的模样,禁止百姓随意雕塑六阿哥的泥像、石像。

他们在心中回想了一遍昨日商量好的对策,顿时信心满满。

然而,胤祚不按常理出牌:“儿臣有本要奏。”

这是康熙和太子都不知道的情节,竖起耳朵听着。

“近日有百姓投奔皇庄,带来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说是民间为儿臣塑泥像,并不全是百姓自发的行为,其中还有天地会人士出没。”

咦?从未设想过的道路增加了。

康熙和太子是觉得民间的泥像塑得太快了一些,但由于肥料、钢筋混凝土堤坝、蝗虫等一系列利国利民的研究令胤祚名声大噪,再受到儿控和弟控的滤镜影响,就觉得儿子/弟弟那么优秀,这种速度也是正常的。

不说还好,一说天地会,就觉得处处都有反清复明势力的出没。

康熙:“消息确切?”

胤祚:“广西省历年来都是受蝗灾影响最重的地区,今年靠抓捕贩卖蝗虫,买房的买房,娶媳妇儿的娶媳妇儿,家家户户凑钱想建一个泥像,就在这个时候,天地会的人冒出来了。”

“他们编造履历,把自己说得十分凄惨,说是感念儿臣的恩德,愿意砸锅卖铁为儿臣建一座庙,然后,被当地的百姓抓起来送进县衙严刑拷打。”

所有人:“……”

这情形听起来该死的熟悉。

对了,上一回送进京的天地会党羽,不就是被热心的大清百姓发现的吗?

所以这一回是天地会想通过建庙,挑拨六阿哥和皇上之间的关系,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反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佟国维算算蝗灾爆发的时间,再算算广西到京城的距离,觉得时间不太对。

“敢问六阿哥,那人是何时启程的?为何这么快就到了京城?”

既是提出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也是在提醒胤祚这里还有个漏洞没圆。

胤祚:“海军靠着我的建议自给自足,这一次护送广西的商队来京,一听是来投奔我的,顺便捎上了他。海军上岸后听说各地庙宇一事,笃定会有某、些、人借此攻击我,快马加鞭把消息传来,人还在路上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