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番外(55)

作者:岳月 阅读记录

陈女官只觉得因为要给康熙过目的关系,万琉哈氏才没叫自己帮忙誊抄,也是理所当然的。

万琉哈氏却没想那么多,只是亲自抄写的时候比光看要更仔细一点,有什么问题也能立刻发现。

果然她抄了几行就发现有不够妥当的地方,又换了一张纸开始重新抄了起来。

这样写写改改,万琉哈氏不知道自己写了多久,把要点全部写好,她还添了一些作为补充,才算是完成了。

她抬起头来,感觉脖子有点僵硬,陈女官赶紧过来给万琉哈氏捏了捏。

万琉哈氏这才感觉好一点儿,拿着刚抄好的几页纸过去找康熙。

康熙见她过来,放下手里的折子。

左边是要看的,右边是看完的。如今左边几乎空掉了,他也快看完了,速度是相当快。

李德全站在右边帮忙把看完的折子放好,等会再按照顺序分发下去。

康熙看着万琉哈氏手里的几页纸不由惊讶道:“这就写好了?”

万琉哈氏笑着点头道:“是,想着第一回我就写了个大概,让皇上先瞧瞧妥不妥当。”

若是不妥当,她还能改改思路,看康熙打算写的是哪个方面。

康熙接过来一目十行看完,又回去重新看了一遍,不住点头道:“很不错,要点都写上了,还添了一些。”

万琉哈氏探头去看,等着他问添的这些思路如何,就被康熙顺手揽着腰身,下一刻她就坐在康熙的腿上,整个人都有点懵了。

康熙刚才头也不抬,精准把人揽在怀里,就指着一页纸中间问了几句。

万琉哈氏一听他问的是专业的问题,立刻注意力又回到那张纸上面,想了想就解释了起来。

一个问,一个答,两人的声音不大,不过在场的人都能听见。

陈女官刚开始勉强能听懂一点点,后边就懵圈了。

李德全是压根听不懂,不过他也是习惯了,退在一旁安安静静的,还拦下了要上茶的小太监,免得打扰了两人。

他们探讨了一会,万琉哈氏就感觉还可以添些进去,在要添加的地方做了个记号。

康熙就握着她的手道:“你这反复誊抄也累人,朕不是给了你两个女官,让她们帮忙抄就是了。”

万琉哈氏就回头笑道:“我自个写的时候总感觉有哪里不够好,誊抄一遍就容易发现一些。”

康熙点点头,他之前会亲自写也是这个缘故,因为很少人能跟上自己的思路,磕磕碰碰的就容易打断了。

他亲自写一遍下来,顺着下来也能发现问题。

“那就这个最后修改好的让人誊抄,抄三份,一份留在你这里,一份在朕这边,另外一份就放进玻璃盒子里面保存起来。”

康熙这个安排甚好,两人都能随时看,另外还有一份能备用,以后写完装订成册,也能保存很久,叫后人能看一看了。

万琉哈氏听着就笑眯眯建议道:“等皇上这册关于算学的心得写完,不如找人装订成册,再印刷成书,让外头的学子也能看一看,指不定能找到几个对算数有天赋的人。”

“那些传教士想必觉得他们的算数学得不错,咱们人才济济,想来该是有不少好苗子,就等着去发掘一番了。”

毕竟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学好数学了,后边物理化学的人才也能接踵而来。

她这么说是想造福更多学子,在康熙听来,这是万琉哈氏对他的算数相当高的肯定了。

康熙就笑着拍了拍万琉哈氏的手背道:“也好,回头写好了,让人装订成册,上面著书之人就是朕和你了。”

万琉哈氏眨眨眼,想到康熙出书,她居然能得个并列第一作者的署名吗?

百年之后,后人看见了这本书,看到她的名字会不会立刻就想起来:啊,这是那个跟康熙一起写书的人,也是个数学天才!

思及此,万琉哈氏有点美滋滋的,感觉她得加把劲把这本书写好了。

回头她也能自己写本书,写点物理尤其化学之类的心得,抛砖引玉一下,吸引多些喜欢物理化学的人才就挺不错的!

不过这事不急,回头慢慢写就是了,就是万琉哈氏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宫里有印刷工坊吗?

她一提,康熙就点头答道:“宫里武英殿那边在前代的时候就有个印刷工坊,样样都是齐全的,就保留了下来。只是这些年没有多少印刷的机会,最多给皇祖母印刷一批金刚经而已。”

太皇太后信佛,康熙孝顺,给她建了大佛堂,佛经自然也得续上才是。

正好这个工坊平日也没什么用处,这时候用来印刷佛经是再适合不过了。

工匠们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这么多年来也是没有丢,索性都留下来了。

万琉哈氏就明白,这是明朝留下来的宫印,专门给宫里做印刷。

也不知道这印刷工坊用的是活字印刷,还是雕版印刷?

康熙见她一副感兴趣的模样,两人窝在英华殿这边大半天了,也该起来活动活动,索性过去看看也不错。

武英殿在宫里西南面,走过去是不可能的,实在太远了。

于是康熙坐上御辇,万琉哈氏也被扶着上了软轿,一行人就浩浩荡荡去印刷工坊参观了。

李德全已经让腿脚快的小邓子赶紧去武英殿那边说一声,让他们立刻收拾一番,免得等会康熙过去,工坊乱七八糟一副下不了脚的样子。

小邓子机灵,带了好几个小太监过去帮工坊简单收拾。

不然就那么几个人,短时间内要收拾妥当是不可能的。

印刷工坊那边吓了一跳,接着又满心欢喜,毕竟皇帝要来,说明这印刷工坊很快就要重新活起来了!

他们都是做印刷的好手,继承了上一辈的手艺,然而除了佛经之外就没有能做的。

这印版做上两三个就差不多了,哪怕印刷再多的佛经,质量太好都用不坏,他们就变得无所事事起来。

那么多的好手艺没有用武之地,印刷匠都郁闷坏了,如今这么好的机会来了,他们恨不得多长出一双手来收拾。

紧赶慢赶,好歹在康熙和万琉哈氏来到之前,他们总算把印刷工坊勉强收拾好了。

因为印量不多,工坊里本来就挺干净,也没有多少印墨的味道。

小邓子还是怕熏着康熙,愣是让人用香炉熏了一圈,这会儿工坊里甚至还带着一点似有若无的檀香。

康熙带着万琉哈氏进去,工坊的工匠们都跪了一地行礼,他摆摆手让人起身,又问道:“谁是负责工坊的人?”

一个中年男子连忙出来行礼:“皇上,奴才刘通负责工坊的事宜。”

康熙问起印版的问题,刘通立刻让工匠抬出几个来。

万琉哈氏一看,有活字印刷,用的还是铜制的活字,就不容易磨损得重新雕刻了。

另外也有雕版印刷,不过大多是用来雕刻画的。

她不由好奇道:“这里还有彩印吗?”

刘通自然不敢抬头看万琉哈氏,听见她的问话心下惊讶,没料到这位定嫔娘娘连这个都知道,急忙答道:“娘娘英明,彩印自然是有的。”

几个工匠又把彩印的木雕送了出来,却是放在锦盒里面,大多只有巴掌大。

毕竟如今的彩印是局部居多,就是需要上色的地方雕刻了,跟印章一样,却比印章要大,然后上色后印在需要上色的图上。

大一点的色版也是有的,只在需要上色的地方涂上颜色,然后印下去。

不过为了整一幅画不会串色,一般都会做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小木印,最多的时候甚至有几百个。

刘通继续说道:“前代的时候多为两色,后来上一代工匠改良为三色。”

之前已经有红黑两色,后来添了一个粉色。

染料的颜色已经足够多,但是适合上色在纸上,还能贴近画作的颜色,那就不容易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