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空]石心(唐三藏x孙悟空)(113)

作者:杨阿云 阅读记录

--------------------

第38章 梦魂飞渡月宫凉

三千年前,尧帝晏驾,远古先民选贤举能,推举虞舜,舜帝随受禅登基。黄河之水泛滥成灾,乃是因为只堵不疏的缘故,舜帝从此远徙姒鲧于羽山,又启用其子姒禹继续治理水患。

乃是后羿奏道,部落战士天蓬,半神之身,拥有掌控水势之力,应当再佐姒禹治水,以将功赎罪。

舜帝许之,要他们各做准备,诏令到时,立即前往。

当夜,天蓬和翠霭一起靠在月下,嗅着身畔清幽的青草香。翠霭大胆的抱着他的手臂,天蓬破天荒的没有躲,她看着他的脸,他的脸很漂亮,沐浴着柔软的月光,像白玉雕刻的仙人。

天蓬体内虽有神力,可惜他并不会使用,也不敢随意使用。但君王有命,天蓬谨领,收拾简单的行李,明日跟随大禹同行,去往西域大漠,黄河之源,青海头。

青海头是一片荒蛮苦寒之地,云海起苍茫,万里无人烟。

这里山高可接沧溟,黄河水势汹涌,浊浪泼天,宛如天降滚滚奔雷,一泻千里,冲沙卷雪,昼夜不停。

一去生死难料,过了这个晚上,可能永远不会再相见了。

天蓬觉得无比轻松,他走,她嫁,尘埃落定。可他又觉得无比心疼,胸腔仿佛巨石压顶,难以喘息,他咳嗽了一声以作掩饰。

“你曾问我,我从何而来,我现在告诉你。”天蓬仰望月亮,道:“我父亲是天界第一位水神,我母亲是一位人类。而我非人非神,人族因我控水的能力而恐惧我,神们因我人类的血脉而轻视我。我父亲死后,我无处可去,直到得遇唐尧大帝,做了他身边的先锋官。”

翠霭问:“你母亲呢?”

天蓬笑了:“我一百一十五岁了,我母亲在我十五岁时就去世了。”

翠霭静静看着他,眼神一点点凝重起来,她无数次想起那天夜里,他为了救自己受了伤,他却独自在河中洗尽满身血气,还要换了衣裳安慰自己。

一百一十五年,多么久的日子,有没有人帮他,有没有人关心他,有没有问过他是否受伤。翠霭想着,心底隐隐的泛疼,自己出现的太晚了,自己应该一百年前就出现在他面前,陪伴他,安慰他,爱他。

错过的时光,她无法弥补,她掩饰似得笑了,弯着少女纯澈的眉眼,问:“你母亲叫什么名字?”

“她叫廿窈。”天蓬说:“一个短命又执着的女人。”

“但真是个好听的名字。”翠霭轻声赞道,她指着月亮:“像月亮一样美,她一定是个美丽而深情的女子,才会生出你这样好看的男人。”翠霭托着脸颊轻轻笑着,这句话,一定让不善言辞的天蓬脸红,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应对的词来。

翠霭在他沉默之前站起身。“好啦。”她抚去了身上的草屑:“你该回去了。我们…各自还有各自的事情。”

“翠霭。”天蓬突然叫住她,这是他第一次叫她的名字,翠霭回头,天蓬神色复杂的看着她,道:“答应我,永远不要委身于长生的人,不要步我母亲的后尘。”

翠霭回头笑,半晌才道:“好。”

禹帝是个谨慎而敏慧的人,他一改父亲筑堤修坝的方法,以疏渠通流的方式为主。无数个深夜苦思冥想,他终于为黄河规划了最好的走向,他在古老的人间里,划分河道七十二条,挖通河渠,水盛时,则以引流,水降时,则用灌溉农田。

天蓬佩服其为人,情愿跟随他千里治水,心怀怊惕,旦夕不敢懈怠,一去又三年整。

第四年,有天地生成三足金乌,浑身携裹烈焰,居于蓬莱之东,蓬莱仙岛本与人间互不相通,这日,十只三足金乌一时兴起,出海觅食,来在人间。

人间受不了这样的炎热,草木干枯,河水尽绝,庄稼颗粒不收,无数人扶老携幼寻觅水源,却因体力不支倒地身亡。

舜帝眼见生民离乱,被发缨冠祭拜天帝,悲声大放,早惊动四海,西海翻腾浪涌,一条银光真龙破海而出,化做一个银甲青年人,乃是摩昂。他眼见人间此景,心怀怜悯,助了人间一场好雨。

一场雨只能解除燃眉之急,并不能真的一劳永逸。

远在青海头的大禹得知消息,便同天蓬一道赶了回来,大禹道:“天帝不仁,无恩无为,何必执着于他呢。我们引水自救,才是正途。”

江河改道七十二条,像血脉在躯体中流淌,波涛溶溶,蔓延散布,不多久,黄河之水流遍了整个大地,土地又复生机。

只是金乌十只浑身烈火,所过之处深受其害。

后羿主动请命猎杀金乌,舜帝便听取先民之愿,派遣兵将随同剿妖,天蓬便是其中之一,天蓬领命而去的时候,没有穿他那身漆黑如墨的战甲,而是只着便装,跟随后羿身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