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空]石心(唐三藏x孙悟空)(176)

作者:杨阿云 阅读记录

少年僧人回头,见一个二十岁模样的小姑娘,娇俏如画,美艳不可言,她长着单纯干净的眼睛,只是眼睛的主人愣住:“对不起,我认错人了…”

“姑娘要找谁?”他垂下眼睛,避免直视她,问道。

琼玖手里的糖葫芦掉地,她毫无察觉,嘴里的糖味仿佛被这个人的颜色冲淡,他真好看,糖在他面前都需黯然,可是唐玄藏呢?她说:“我,我找那个天子御弟唐玄藏。”

“他……”年少僧人眉眼一暗,眼里瞬间水气弥漫:“他是我师兄,他可能真的死了。”

琼玖惊讶喊:“他怎么会?他是真正的佛仙转世啊!”

“他一去不回,经书是一只金翅大鹏送回化生寺的,大鹏传话,是圣僧玄藏托他驮负经文送回此处。我师父法明长老亲手交给我,他说,玄藏师兄已死,以后传扬大法之任,交给我了……”

琼玖心下大恸,泪珠如雨,把少女羞怯的秘密和经年悬心的情谊,尽数付了眼泪。

“姑娘。”他说:“我玄藏师兄慈悲大德,历时一十四年,徒步十万八千,西行取经,是大唐的英雄。”

琼玖望着他。

他说:“天子陛下表彰其功,盛修佛塔,赐名大雁,为等其毅魄东归之意。我师兄他,凭此济世奇功,当受万代朝拜,他的名字和事迹将与人间共享长生,人之一世,殊荣至此,生死又如何呢。”

琼玖依旧在哭,半晌,她问:“那你叫什么名字?”

“小僧法号辩机。”他双手合十。

“你要去哪?”

“我回化生寺去。”

“我能不能跟你一起回去,我想看看他长大的地方。”

“……好。”辩机答应。

“喂,齐天大圣。”金雕拿肩碰了碰孙悟空:“你小师叔领她回你师父长大的地方去了。”

孙悟空瞪他一眼没做声。

长安城外化生寺,曲水绕佛塔,老松傍古刹,隐士高卧,佛仙驻步之地。

十四年没开过的房门,却无一丝灰尘。辩机带琼玖推门而入,日光晃眼,明亮幽静,书籍整齐排列于架,古琴安然停放于桌,禅床叠放一张薄衾,木鱼,蒲团,香炉,佛珠,都安静的放在它们该在的地方。

这里,他生活了二十年,从呀呀学语到明朗少年的时间。

而这段时间里,没有孙悟空。

孙悟空的心忽然揪紧,自己的出现,还应该再早一些,在他一入人世就出现在他面前,也在他面前做一回长者,陪他长大。

自己活了九百多岁,他却永远把自己当小孩,如果自己也在他年幼时出现,会不会也能骗的他心心念念。

毕竟,年少倾心的那个人,是一生不敢忘怀的存在。年少相见,岁月为红线,缠成了此一生舍他其谁的羁绊。

早早的出现,在此深山之中,陪他读书习字,陪他论道讲经,陪他登高望远,陪他疯玩疯跑,陪他逛遍大街小巷,陪他坐在长安最高的屋檐上赏月观星。

就像,金蝉曾在灵台方寸山,陪伴年幼的孙悟空十一年那样。就像,江流曾在五行山下,陪伴法力尽失的孙悟空五年那样。

人间日影将沉,古寺钟声长鸣。

琼玖将他的每一件旧物都拿起来仔细端详,慢慢擦拭着,她动作很慢,一会儿默默的哭,一会儿又莞尔而笑。

辩机带着她,每一件旧物的来历都讲给她听。他说:“我师兄玄藏在化生寺的时候,我还很小,他对我很好,教我认字,带我去长安买小点心吃,师父每每罚我,都是他给我说情,温柔的哄我。”

他说:“我父母俱亡,我刚懂事时才得知,我是他捡回寺中的孤儿,那年他十三岁。怪不得我儿时那么依恋他,原来他是我的恩人。”

琼玖默默听着,忽问:“他也是个孤儿吗?”

辩机道:“他本是新科状元和宰相千金的小公子,只是生来命途舛难,父母皆亡,将他襁褓之中弃江去了。若非师父收留,恐怕这世上没有他了。后来,虽说他祖父老丞相找到了他,可他不肯还俗,祖孙团聚不过一年,他祖父便驾鹤去了。他也算个孤儿吧。”

辩机说:“世人毕生贪逐的富贵荣华,命运已经给了他,可他非要扔下,到这化生寺来,说什么要寻济世良方。”

他说:“贞观十三年九月初三,那场水陆大会是他主持的,他坐在高处,庄严肃穆,像个真正的佛。我在寺中等他,我想谢谢他,可是他已得观音菩萨指示,受命天子,西出长安走了。”

他说:“他走的时候,我还在寺中,我拼命的跑,我必须要追上他,送他。我到了送行队伍里,可天子执手相谈,我跟他一句话都没能说上。其实,真的给我机会说话,我也不知该说什么,我那时太小了,我才七岁。”

他说:“他是个特别温柔的人,他给我一种感觉,让我觉得那种温柔是世上最强的力量。我一直仰望他,模仿他,他念过的经书我都念过,他读过的古籍我都读过,现在,他取回的经书,他可能还没看过,我也帮他传颂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