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嫡长子团宠日常[清穿](194)

对于改进大学的契机,让这里真正的成为大清孕育人才的摇篮。

顾炎武正是亲自体验过了,才会这么长时间的不挪地方,原本只是听说了,来这里看看,谁能想到,看了就走不掉了。

并非是说康熙派人怎么他了,完全是他自己不舍得离开。

甚至在大学里,还创办了新闻社,这相当于官府邸报,邸报的作用大家都是清楚的,最早是出现在汉朝,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都传递出去,可以说传到现在流程已经是很成熟了。

为什么承祜还要办新闻社呢,很简单,这不是属于民间百姓们可以看的懂的,里面的用词拗口不说,没读过书的,压根听不懂。

这也是导致了邸报在百姓里面传阅度不高,容易让某些人糊弄了,而皇帝下达的命令又传不出去的尴尬境地。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继续发生,承祜自然是想要改变现状的,更何况他在后世的时候,除了吃好吃的,就喜欢看一些八卦,只是后世已经不太流行报纸,更多的是互联网,第一手的新鲜资料。

但麻烦的也来了,那就是必须自己去明辨是非,开什么玩笑,他是只乌鸦成精,又不是包青天。

所以他才意识到,有些东西就不能掌握在民间,如果非要有一个发声的渠道,还是由朝廷来办更好。

当然了,这种也不可能只有朝廷一家独大,否则有失公平公正。

承祜创办新闻社的意义,就是改变朝廷给百姓留下的恶劣印象,满人的残忍,那是几十年都不可能消除的痛,这一点承祜在后世感同身受。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幸好,这也是他阿玛的目标。

这才让他的想法可以顺利的展开,否则换了任何人,根本不可能搭理他这个小崽。

另一个奇人就是顾炎武,正常人谁会跟个小孩通信成为笔友,为此他阿玛羡慕了很久。

谁让那是亭林先生呢。

而现在,亭林先生正在与他讨论,还是一家小吃店里。

有这样的长者解惑,承祜很多之前不明白的东西,瞬间就豁然开朗了起来。

不是说宫里头的教习师傅不好,而是不够好,至少对承祜这样并非真正的孩子的人来说,已经太浅薄了。

教教保清保成到十来岁却是足够的,时不时的承祜还给弟弟妹妹们增加课程,无他,他们要做的实在是争分夺秒,不可能给他们慢慢长大的时间。

像作为公主的纯禧她们最多也就留到二十岁,就必须前往草原了,在后世不过是刚上大学的年纪。

而她们已经在承担国之责任了,所以时间是真的不够的。

“阿哥,纳兰侍卫来了。”跟在承祜身边的小太监,小声的提醒说道。

承祜抬眼,正好看到纳兰容若过来。

“阿哥该回了。”纳兰容若恭敬的说道,“顾先生好。”

顾炎武点点头,对这个有才华的年轻人还是挺有好感的,最主要的是纳兰容若在文人圈子里名声很好。

这人还重义气,康熙十五年的时候认识了个叫顾贞观,一见钟情,哦不是,是一见如故,又获知此人的朋友早年因为科场案无辜被连累,求到了承祜这里。

没错,最后就是承祜找他阿玛,派人重新彻查此案,顾贞观的挚友才能从宁古塔被放回来的。

其实在之前,宁古塔那边经过改造,已经算不上多么的苦寒之地了,康熙需要人种地,又怎么会让人吃不饱穿不暖呢。

不过这些事对承祜来说,只能算是小事,找康熙说完后,他就没再关注此事。

倒是康熙注意到了几人,觉得都是人才,就让他们留在了京城,放到了大学里,平时教教书做做文章什么的。

像顾贞观的友人,怎么说也是在宁古塔流放多年,那身子骨多少有些不好了,康熙更是派了太医过去为其医治。

“那先生,承祜就先回了。”承祜噘嘴,他才刚吃了一小会呢,阿玛是怕他跑了吗?

这看的也太紧了吧!

还让容若来接他,是怕别人带不回自己吗?

顾炎武摆摆手,“回吧,回吧。”

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顾炎武也就没多在意那些杂七杂八的。

“店家,给我打包。”没错,他还没吃完呢!

纳兰容若的表情凝固了一秒,不过还是在店家打包后,连食盒一起拎着走人,当然了,承祜也没放过再要一份的机会,他必须带回去才行。

天气炎热,店家还很贴心的弄了些冰块装在食盒底下,这都是承祜付了银子的。

其实打包要比在店里吃贵多了,这可是古代,没有冰箱保存冰块,不过承祜给的起,马车已经停在了店门外。

茶叶蛋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