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嫡长子团宠日常[清穿](230)

因为实在分不出那些骨灰谁是谁,就干脆葬在了一起,直接立了一个碑,上面刻上了遇难者的名字。

也好让来扫墓的人知道,这里面都有谁。

比起承祜记忆里的惨烈,可以说是好的太多太多,大部分的人,都被康熙找借口搬离了原本的地方,那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无法想象的,但康熙还是这么做了,银子还可以再赚,百姓没了,这是多少银子都买不回来的。

要知道那次毫无准备的地震,死去的人数高达四万五千余人,哪怕是在后世,这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更别提是人口相对少的古代了。

康熙一年内让他们多数搬走,只有那些个不听劝的,坚持要留在那里,却也因为爱听戏,多少懂得一点逃生知识。

承祜没有去到灾情严重的地方,康熙根本不允许他去犯险,他也没那么大的爱,主要还是古代出门太难了。

地震中心位置就更难了,根本没有路进去,救援的进去,还是挖了两天的路,才总算是进去的,看到的一切,等鄂伦岱回来的时候,都汇报了一遍。

那场景跟人间炼狱也没什么区别,鄂伦岱也是第一次见,所幸带去的医疗人员足够的多,那都是大学里面医科院的学生,做手术还有点勉强,但是包扎伤口什么的,还是绰绰有余的,更别提康熙还听了承祜的提议,派去了几个太医。

有太医们在,底下的学生自然是有了主心骨,他们遵循自己进入医学院的教诲,治病救人。

幸好大学办的早,这些学生已经学了有一年多的课程,所以很多学生都不会显得太过手忙脚乱。

甚至鄂伦岱还被嫌弃碍手碍脚,对此鄂伦岱很是无语,他明明是去帮忙的。

在这些医学院的学生当中,还有康熙早先培养出来的医女,只是进入大学后,她们学的就不止是接生了,涵盖更多的医学知识。

但不可否认,她们是医学院里学的最好的一批,足够的刻苦,在医学院教书的太医们,看其他的学生十分的不顺眼,比不上几个女娃娃,你们还活着做什么,最后导致医学院内卷十分严重,经常看到疯狂看书的医学院学生,连吃饭都不放过。

承祜见过一次,还是有些吓人的,这些人没事还拿着银针在那戳自己。

见过狠的,就没见过这么狠的。

这让承祜去过一回,再也不想去医学院了,这样充满了学习气氛的地方不适合他,简直可怕!

康熙则是以为儿子是怕见血,因为医学院是真的在用新鲜血肉做实验的,当然那并不是人的,而是猪的,为了练习缝合,大学城卖的卤猪蹄,那都是先给医学院解剖后,再拿去卤的。

知道这个答案的承祜,猪蹄都啃的不香了……

不过时间长了,还是会想念卤猪蹄的,宫里头的卤猪蹄,总觉得少点啥味道,大概这就是知识的味道吧。

说起来当初他阿玛办的考试,让天下的文人来京城,不少人考上了,当场就给了头衔,但是没封具体是什么官职,直接就丢进了大学开始学习。

没错,以为考上了就能当官了吗?

错!

那是绝无可能的,康熙已经上过当了,那些参加科举的,考的名列前茅的,不都是看着光鲜亮丽,真要派出去当官了,又屁用没有。

所以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父母官,还是从学习开始吧。

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学习,看能学进去多少,只要考试能过八十分以上的,康熙都会给他们个地方官当当。

反正想要升官,那就认真的学,这么多的经验总结,要是还学不会,那可就真没救了。

事实上这考出来当官只是第一步,每三年的考察才是重点,地方要是有好的转变的,继续接着干,要是不好不坏的,也能捏着鼻子继续用,至于地方越来越差的,不好意思,先调查是贪了还是什么,要是没能力的,打包回京城,在大学里教书算了,就当只懂理论知识的,算废物利用。

朝廷实在是缺人,康熙是绝对不允许浪费任何一点人力的。

因为地震,京城都没有心情举办中秋的宴席了,也就是康熙在宫里头准备了祭月,简单的吃了一顿,顺便给辛苦了的官员们都封赏了一通,就是那些京城内的小吏也有封赏。

比起大官们,小吏也是很辛苦的。

要没有他们,谁来跟百姓沟通,更别提有不少小吏还是从康熙所办的技术学校出来的,他怎么可能忘记这些人。

百姓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任何人都是不可以小瞧的。

承祜早就提醒过他阿玛,不能只看到那些当大官的人,底下的人,待遇也要提高才行,从上到下的一致,并且还要组建专门管廉政的。

茶叶蛋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