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穿今]我妹妹是林黛玉+番外(148)

作者:则美 阅读记录

爷爷也在一边点了点头。

那这件事就暂

时这么决定了,奶奶就问,“幼儿园怎么办?”

“幼儿园就先在附近。”

奶奶第2天出去的时候就碰见了邻居,这个邻居是一个气质非常好的老太太,不像周围的那些天天东家长西家短。有一个小孙子和康妮大的差不多,奶奶和这老太太聊得来。

人家就问奶奶:“你们家是怎么给孩子安排的?我们家小孙子现在还不会说话呢,他爹妈就已经请了外语家教天天对着他叽里咕噜。我就说现在小孩子还没学会说话呢,请家教都是一种浪费。结果我那儿媳妇说必须让他有这样的语言环境,而且以后他们夫妻俩说话要用外文了,我这只会说母语的倒是被他俩嫌弃了。”

奶奶觉得这样也有些夸张,“咱们那阵子,外语不都是后来上大学才学的吗?人家上中学上大学学的都学的那么标准,怎么非要从娃娃抓起。”

那家老太太也特别不理解,奶奶回家的时候也觉得隔壁邻居太魔怔了。

“要是这样直接把孩子抱国外去,那个环境更适合学外语。叫我看就是有钱烧的了。”

宝琳这个时候正在看妹妹康妮两年的教育计划,排在第一项的就是要背会乘法口诀,第二项是要掌握300个简单的英文词汇。

林黛玉还在一边问:“英文对于小孩子来说就这么重要吗?”

老林同志毕竟做过家长,抱着康妮正在客厅里遛弯儿,听到之后就跟她俩说:“我跟你们说,这就好比是竞赛,竞争的对象不是外国人,毕竟已经掌握几千个词汇差不多能人家沟通交流了。竞争的对象一直都是内部的。像咱们康妮这么大的,到时候从幼儿园起到大学毕业为止,都在不停的和周围的人竞赛,父母会觉得他们学的远远不够,不能在同龄人当中脱颖而出。”

所以康妮的教育费用将来会是需要当成重点支出的一笔费用。

老林同志一边拍着怀里的康妮一边给她们姐妹俩列举。

“先不说外语,这个从他们出生的时候到他们大学毕业都要进行不断的投资。就说一些兴趣,音乐绘画舞蹈这方面,她最少要学会两种,不仅是熟悉,一定要精通,一定要拿到奖项,最好是国际大奖,含金量越高越好。除了所谓的陶冶

情操,那就是将来给自己的履历上增光添彩。现在的中学,特别是咱们康妮要上的外语系中学,如果要是去国外的钢琴大赛上得过名次,将会稳稳的压其他人一头。在报名的时候,人家会倾向于录取康妮这样的学生。”

这也太夸张,太离谱了。

姐妹俩都有些呆滞,宝琳还在想胖胖该怎么办?

老林同志看了看两个大女儿的表情,“知道为什么买这个房子吗?还不是为了你们妹妹,到时候上学的时候方便,这种学位房有一个名额让她入学,这就是赢在起跑线上。那些没有名额又想把孩子送进来的家长,就会想尽各种办法付出各种代价。都是为了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林黛玉拿本子挡着自己的嘴,转头跟宝琳说,“回去就给胖胖安排上:琴棋书画要让他样样精通,君子六艺必须掌握。每天多吃饭,要让他长得高高胖胖,说话的时候要特意教导让他学会如何谈吐,以后爹爹没事了,要让他对胖胖进行庭训,礼仪仁智信必须刻在心上……还有什么你需要补充的?”

宝琳:……

“我想不起来还有啥要补充的。”

作者有话要说:二合一

明天见。

因为没有重口,再加上周末事情太多,所以就挪到下午发表。应该会在周一或者周二调整回来。

第73章 行动1

听到林黛玉这么说, 宝琳摇了摇头,心想以后又不指望着胖胖出人头地,或者指望着胖胖成为一代名臣或者名将, 没必要将孩子逼得这么紧。

更何况古代的文盲率那么高,稍微识字就已经是了不得的了,能学成林如海这个样子,那真的是祖坟上冒青光。

像这样的情况冒一次就可以了,也不指望着胖胖能够继承荣光。

宝琳对这种事情看得非常开,亲亲他的小脸, “感谢你娘我吧,幸亏没听你小姨的,要是按照你小姨的那个教法教下去, 虽然能出一个翩翩贵公子, 但是背地里八成也是一个变/态。”

林黛玉就不愿意了,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学就能学好, 为什么自家的孩子学了之后就容易成变/态?

“姐姐就应该听我的,你就应该多教他一点东西,所谓艺多不压身,有本事比什么都强。”

林如海听了她们姐妹俩的讨论之后, 也觉得可以试一试。

宝琳目瞪口呆的看他们父女两个准备了不少教材, 林如海还亲自挽袖子上阵, 挑选了不少书籍做课本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