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穿今]我妹妹是林黛玉+番外(181)

作者:则美 阅读记录

赵王点了点头,“已经发下旨意把他锁拿进京,年后再处置。若是没有记错,现在说不定应该在路上。”

说到这里,赵王忍不住追问:“贾雨村后来有没有和岳父有过联络?”

说到这里林如海松了一口气摇了摇头,“不瞒你说,自从他护送玉儿进京城之

后,我们就再没有联系过,他后来经过荣国府替他谋划取了金陵主官的官位,已经比我前途光明了,我在扬州既不是主管事务的官员,又不是与他有利益相关的同僚,我们后来就再也没有联系过。”

赵王点了点头,这就行,到时候处理起来就利索多了。心里面想着少不了荣国府要卷到这个事情里面。

但是荣国府是荣国府,林家是林家,两家在赵王心里不能混为一谈。两个人这会儿没事都端着杯子在议论最近的物价以及各家的园子。

就因为各家修省亲别墅,所以导致了京城这边物价上涨,到了过年的时候卖的年货也比往年价格也高了几分。

而且赵王因为马上就要成亲,皇帝也不想让他到处晃悠了,就让他接手京城这一摊子事儿。

赵王对京城的事情盯得特别严。

“往年的时候一只鸡也就是50文铜板,若是鸡肥一点儿,也超不过70文。今年120文还买不到一只鸡。虽然那些进城卖鸡的农户得了利,但是这并非是好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别说是这些鸡鸭鹅了,连平时吃的盐也开始涨价了。”

盐铁官营,盐的行情一旦有了波动,朝廷立马有了警觉之心。赵王来这里一方面是例行打卡报到,另外一方面也是想问问林如海,因为林如海在盐政这个系统里面干了不少时间,对这里面的各个环节知道的比较清楚,赵王今天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询问这个的。

后院里面宝琳和林黛玉两个人吃了晚饭,宝琳怀里抱着长胖了不少的胖胖,林黛玉把各家送来的贺礼看了一遍,最后发现居然在荣国府的礼单里面夹了一张薛家的。

林黛玉把这张礼单拿出来瞧了瞧,发现里面送的都是一些好东西。

“宝姐姐可真下得了本儿,”林黛玉把东西递给了宝琳,宝琳腾不出手来也就转头看了看。

看见上面密密麻麻列了不少东西。

“看来薛家还是财大气粗呀。”

林黛玉在一边点了点头,“都说破船还有三斤钉的,他们家如今还不到败落的时候。”

说到这里想了想,“我觉得宝姐姐现在的心思还在进宫做贵人这方面。我这边也算是一条路子,她自然是想尽办法和咱们交好。”

琳这个时候就想弄清楚一个问题,贾宝玉不是一个良配,薛宝钗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而且天也冷了,根据书中说的,应该是在正月十五元春省亲。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也该传来消息了,怎么一切都安安静静的。

忍不住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你说是不是那座大观园还没有建好,为什么到现在就没有传出消息让宫妃省亲。”

林黛玉听了之后有些好笑,“姐姐你也不想想,就半年时间,怎么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妥当。就算是在现代社会,各种机械都有,想要建一座园子也需要个大半年或者一年。明年这个时候如果建成了,那才叫快呢。”

第88章 对面1

宝琳后来想了想, 觉得林黛玉说的也不对。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盖房子用的时间比较慢,但是也更复杂了, 地下的那一套排水以及供暖系统等等花费的时间会更久一些,一旦地下的那些摆布好了之后,地面上的就简单多了。

而古代社会盖房子只要把地基打好,楼台立即拔地而起。前提是物资比较充足,人手也比较多。

人手应该是比较多的,但对于荣国府而言, 物资可能就没有那么充足了,听说他们大多数东西都是赊过来的。就算是他们这一会儿还有大把的银子,也未必能把建材买过来, 听说上好的太湖石还没运到岸边, 就已经让人瓜分完毕了。那些哄抬物价的和那些囤着不卖的,差不多把京城的物价搅得天翻地覆。

虽然宝琳对经济学学的不多, 但是知道再这样下去十有八九是要出事儿,而赵王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或许坐在轮椅上的那位也觉得有些不好,要不然也不会把京城的这团的事情交给自己的亲弟弟来处理。

林黛玉和赵王订婚之后, 有人特意替他们算了算结婚的日期, 就放在6个月后, 如今林黛玉也算是贵人了,马上就要过年,也有不少人家往林家送好东西, 想要巴结巴结未来的赵王妃。

以前赵王来的时候还能避着点儿别人的耳目,现在也不愿意躲着来了,反而是大大方方的上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