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142)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在这个被四书五经教条一般框起来的世界里。

王守仁在贵州天地中与旁人讲的那一句“知行合一”,犹如平静无波的池水中被投入了巨石。

水花四溅,涟漪由龙场这个洞窟中泛开,一圈,又一圈……

幽暗的天空阴云滚滚,只是从云间泄下一道光,给了大明一道绚烂多姿,又格外与众不同的光。

没有呐喊,没有欢呼。

只有在洞窟中静坐的王守仁,他徐徐声音诉说,落入那些学子的耳中,也落入那些在同僚的心间。

姜烟屏住呼吸,以为王守仁的“悟道”就要这么结束。

可须臾间,山洞又化作鄱阳湖上的水战。

他变得更为苍老,但那双眼睛也愈发平静。

周围箭矢密布入网,火光四起,还能听见火器的剧烈声音。

鄱阳湖上,他还是那副文官的模样,可脸上的悍勇却丝毫不低于身边的武将。

这些年,刘瑾死了,王守仁走出贵州龙场。

他剿盗匪,威名震慑赣鄱大地。

他终究是做到了少年时期所想,为国效力。

南昌宁王叛乱,王守仁设计诱敌离开,再带人直捣老巢。

宁王上当,再回来的时候,与王守仁在鄱阳湖水战三日,最终战败。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次功成名就。

可王守仁却在宁王府里知道了另外一个人。

“宁王妃……”王守仁在监牢里见到了被关起来的宁王。

宁王文韬武略,底下人唯恐他会逃跑,手脚都戴上了镣铐。

朱家子弟,纵然战败,这位宁王也从未低过他高傲的头颅。

宁王一系与皇帝之间的恩怨,早已不是一两日。

就算是叛乱,宁王也从不觉得自己有错。

真要细究,也只是他技不如人,落入这读书人的手中。

可听王守仁说起了王妃,宁王的眼神动了动。

王守仁自然的坐在监牢外,苦笑:“宁王妃的父亲曾是我的老师,我虽未见过这位师妹,却听师父提起过,她是极有才学的。”

宁王抬眸,看着赢了自己的王守仁,冷嘲道:“你到底想说什么?攀关系攀到本王的头上来了?你这脑子也不警醒嘛!若有这样的关系,你以为你那位皇帝会心里舒服?”

“王妃投江了。”王守仁静静道。

姜烟就站在旁边,看着原本还满脸桀骜的宁王收起所有表情,目光动了动,最后竟然匍匐在地上痛哭起来。

“我该听她的。也不至送了她的命。我该听她的……”

方才还不可一世的男人,在得知妻子死讯后,仿佛所有铠甲都骤然破碎。

潮湿阴暗的监牢里,只剩下一个心碎哭泣的男人。

他没了自己的宏图霸业,没了王爷的身份。

也没有了妻子。

姜烟倒是听说过这位宁王妃。

宁王妃是娄谅的女儿,饱读诗书,还习得一手好字。

宁王叛乱之前,王妃还曾写诗劝过他。

只是宁王不听。

失败后,宁王妃跳入赣江自尽。

传说,宁王妃的尸体不仅没有顺水而下。相反,还逆流而上回到南昌地段。

王守仁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再想到他这些年遇到的那些匪徒。

无言起身,走出监牢。

看着外面灼热的阳光,对跟过来的姜烟说:“看啊,谁的心里其实都有这样的一轮明日。”

鱼肉百姓,企图造反的宁王。

为非作歹,祸害乡里的土匪。

他们心里都有一轮明日。

这轮明日,是良知。

“先生,您做到圣人了吗?”姜烟看着阳光下的王守仁,明明他们只是一个在长廊外,一个在长廊内,却仿佛已经身处两个世界。

幼年的王守仁就说过,他要做圣贤。

如今,是圣贤了吗?

王守仁摇摇头,又点点头,双手伸出,仿佛感受着阳光。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之后,人人皆可成圣贤。”②

王守仁看着姜烟,朝她遥遥一拜:“我亦行在路中。”

姜烟连忙回礼,再抬头的时候,王守仁已经不在。

黑暗中,她看到无数人。

他们有的人读了先生的著作,有人没有读。他们在这个世上忙忙碌碌,为一日三餐,为心中理想。

他们做的说的,好像没提王阳明先生,又事事句句在提。

姜烟朝着混沌的虚空再次一拜。

这一拜,拜的是被丰富的中国人精神家园,拜得是在这片土地运行千年,依然充满活力的中国人。

作者有话说:

①:《传习录》王守仁

②:《传习录》王守仁

——

今天出门买药去了……满大街都买不到啊!!!

感谢在2022-12-10 23:13:22~2022-12-11 18:55: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