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184)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眼前的一幕幕在不断流转。

有魏征受命前往河北安抚隐太子李建成一派的旧属。

有李世民在重病时贴身照顾的长孙皇后。

有李靖受命率军前往塞北,一举歼灭东突厥。

从此,西域诸国拜大唐皇帝“天可汗”。

更多的,姜烟看见了一片河清海晏之景。

贞观初期,政治清明,各级官员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

纵然做不到人人有衣穿,人人吃饱饭。

可在这个繁华大唐里,李世民与朝堂中的群臣缔造了一个从前,甚至以后都不会再出现,兼容并蓄,朝气蓬勃的大唐。

他早已不在意李渊说的那些话。

他是大唐唯一的天可汗。

他当皇帝,可以让子民笑颜开,让大唐疆土拓,这就足够了。

可就是这样意气风发,仿佛战无不胜的李世民,却永远的失去了他的观音婢。

姜烟只觉得头像是被狠狠撞了一下。

眼前那些欢喜振奋全部消失。

热闹的太极宫内只余一片安静。

“我听闻,你着人去修寺庙了?”长孙皇后倚在床头,嘴唇苍白,手从被子里伸出来。

李世民迅速握住,点头道:“对。只要能让你好起来,别说修缮佛寺,让我给全天下的佛修金身都行。”

“胡说。”长孙皇后轻轻晃动他的手,轻笑道:“二郎,我想出去看看。”

“好。”李世民取来自己的披袄,仔细的为长孙皇后披上,生怕漏一点风进去。

看得长孙皇后又是一阵浅笑,低声嗔道:“这可是六月天气,你这也太小心了。”

“你的一根头发丝对我来说都是要小心的。”李世民抱起长孙皇后。

这样的动作,他做过无数次。

可没有一次比得上这次的心酸。

一年多的病痛,让长孙皇后饱受折磨。

李世民可以明显感觉到她瘦弱的身体。

寻了一处暖和又不会被烈日晒到的地方坐下,面前是花匠精心培育的牡丹。

李世民出门之前还不忘在自己腰后裹上一本书,低声给长孙皇后念书。

“撤回来吧。”长孙皇后突然道:“不必为我劳民伤财。更何况,佛祖那边是心诚则灵。哪有你这般的?有事相求便去给蜜枣吗?”

李世民捏紧书卷,第一次不听她的意见,直接拒绝:“不撤。”

从前可以祈求佛祖保佑观音婢,这次他大修天下三百九十二座佛寺,诚心更甚。

只求上苍可以让观音婢留下。

长孙皇后稍稍叹气,没再说什么。

姜烟站在长廊外,看着互相依偎的两个人,周围宫女和太监也都赶得远远的。

刚想对身边的李世民说点什么,就见他身形一散。

而前面的那个李世民,突然放下手里的书,从怀中取出一支凤钗。

“当年打了窦建德和王世充的时候买的,只是回来那日因为旁的事情耽误了。结果后面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我藏了十五年,有些旧了。”

李世民将凤钗给她看。

那支玉雕凤钗造型古朴,与她早年看的一本书中描述得极为相似。

“你那时同我说看过的一本书,书中就曾写过这样一支凤钗。后来,我偶然遇见,想着这便是注定属于你的。”

“真好看。”长孙皇后握着凤钗,靠在李世民的胸口,感受着他身上的暖意。

比这六月的太阳还要温暖。

“二郎,我有些累了,你待会儿再念书给我听,好吗?”

“好。”

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

至此,大雁失偶,只余一座昭陵葬着唐太宗的观音婢。

看着李世民孤单站在高楼远看昭陵方向的背影。

姜烟突然明白了李世民那时说过的话。

观音婢在,他是李世民。

观音婢不在,他就只是唐太宗。

作者有话说:

病毒浓度够了。

emmm,阳了。

但一切正常,除了嗓子有点疼没啥其他的感觉,更新还是会正常更新的,就是可能会像今天这样,比较晚。

还有一更,晚一点啦~

感谢在2022-12-18 12:27:09~2022-12-18 19:56: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陇玉 30瓶;清曦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8章

◎也只有这样的李世民所开创的大唐,才能让贺知章写下“昭昭有唐,天俾万国。”的诗篇。◎

没有了长孙皇后, 唐太宗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入国事中。

国事之外,便是将年幼的兕子和稚奴带在身边亲自养育。

于国, 他是英武不凡的天可汗。

完善从隋朝便存在的科举制, 行府兵制,均田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