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186)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对门阀世家的铲除,也从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徐徐拉开帷幕。到长孙无忌的自杀,世家门阀的大树轰然倒塌,门阀世家对李唐王朝的影响不复以往,也逐渐走向崩裂。

“我与媚娘,早已不是男女之情可以概述。”李治带着姜烟走在太极殿中,改立皇后之后,这位在大唐历史中显得格外没有存在感的皇帝,很快就会在大唐正式施行两京制。

洛阳为陪都。

“我与父亲都有风疾。前朝,朝臣若权柄太重,我好不容易打压下去的门阀世家又将以另外一种形势出现。子嗣……”

李治垂眸,轻笑道:“有大哥的前车之鉴,我不想自己也遇到和父亲一样的困境。”

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事情,李治不想在自己的孩子中出现。

风疾缠身的李治需要一个可以代表他的政治主理人。

唯一可以让李治放心的,便只有他的政治同盟——武则天。

李治在朝期间,武则天还不是后人所熟知的那般形象。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贤妻辅佐。

李治提防外戚,那么武氏一族在李治在朝期间都没有得到重用。

李治时常怀念长孙皇后的亲蚕礼,武则天在后宫的的亲蚕礼参与次数达到历史之最。

李治崇尚节俭,武则天便以皇后之名带头以身作则。

这样的皇帝,怎么可能会是日后所描述的那般毫无主见的人?

“你们夫妻,真是有意思。”姜烟忍不住道:“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一个担了无用之名,一个担了祸国之名。可到头来,所有事情都朝着你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李治却哈哈一笑,对姜烟道:“名,我要。可我更要皇权在握,李唐江山永固。”

若非他身体不好,必然也要如父亲那般亲征。

可这都不要紧。

当初父亲三征都未打下的高句丽,最终终结在李治手中。

大唐疆域再次扩张,在李治在位期间,达到最广。

可也埋下了突厥崛起的隐患。

在这个繁花似锦的大唐王朝,李治每一步都走在父亲留下的影响中。

他或许想过要成为如父亲那般的英伟雄主。

到最后,他又推出了二圣临朝的武则天。

这其中有多少是因为感情,又有多少是因为信任?姜烟不得而知。

却明白,从太极宫到大明宫,从长安到洛阳。

他们一直都是携手共行的两个人。

帝王夫妻,在他们身上第一次得到突破,也第一次让人看得如此真切。

“那武后临朝,改立武周。你后悔过给了她积累政治资本的机会吗?”

太极宫出来,周遭幻境改成牡丹遍地的洛阳紫薇城。

令姜烟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并没有看到任何政治上的策略,只看到李治带着姜烟轻声走入一间宫殿。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一张婴儿小床置于层层帷幔后。

李治伸手轻轻划过小婴儿的脸,低声道:“若我后悔,太子便不会是李显。若我后悔,太平也不会是大唐最尊贵的公主。”

他知道,自己的妻子有鸿鹄之志。

也明白,一个女人要在男人遍布的朝堂里真正掌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这时也没想过妻子会登基为帝,可他确实放心将权利交给妻子。

小婴儿似乎感觉到有人在触碰自己,手脚在婴儿床里不满的动了好几下。

李治慌忙收回手。

明明已经有了那么多子女,可每每想起这个小女婴,李治就像是第一次当父亲,做什么都小心翼翼,恨不得将天上的月亮都送到她的手中。

“这是太平公主?”

李治点头:“太平起初只是她的道号。吐蕃求娶,我与她母亲都舍不得,又不好严词拒绝。便在宫中修建太平观。太平,太平。我只盼她一生太平。”

这世上鲜少有圆满,多得是事与愿违。

李治所期盼的李唐江山永固,却最终在他信任的妻子手中改换武周。

他期盼一生太平的公主,后半生却在权势诡谲中跌宕,最终落得赐死的结果。

公元683年,李治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死前留下遗诏:皇太子李显于灵柩前继位。军国大事不能决断者,请天后决断。

姜烟看着李治的身影渐渐走远,最后消失到看不见。

她不信李治看不到武则天的野心,临终前却依然给了她权柄。

这对夫妻的身上只谈爱情,无疑是空洞的。

他们是互相依靠的政治盟友,也是冰冷的宫殿中唯一可以感受到的温暖。

纵然你有野心万千,可临终前,我依然愿意再推你一次。

李唐江山,永固!

作者有话说:

惊不惊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