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297)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这点倒是与《三国演义》有些不谋而合。

黄盖故作背叛,转入曹操阵营。

曹操虽有怀疑,但自己毕竟是有二十万人, 对面不过五万, 加上这些年曹操一直都在打胜仗, 显然也有了他的骄傲自负。

黄盖也清楚自己并没有取得曹操的信任。

他来,本身也没打算要得到曹操的信任。

当天夜里,黄盖便按照计划,在曹操的阵营中放了一把火。

对面火光冲天,周瑜迅速派兵进攻。

无数小舟快速朝着周瑜所指方向冲去,战鼓声阵阵,敲得人心脏仿佛都要从胸口跳出来。

黄盖终归只有一人在曹方,眼看着要去扑灭大火的人越来越多,只要给曹操等人一点时间……

有这样担心的不仅黄盖。

站在船头的周瑜也眉心深锁。

这些年,周瑜在内协助孙权稳定江东局势,对外也时常参与到战事中去。

日子长了,这位曾经风流江东的美周郎,眉心也出现了若隐若现的竖纹。

只有常年思虑锁眉的人才会如此。

就在所有人都悬着一颗心,关心战事究竟会如何发展的时候,东南方向竟然刮起大风。

大风吹动对面火光,火焰飞舞,犹如星星碎落散开在曹操大部分战船上。

风刮得愈发凶猛,曹军别说灭火反抗,甚至有不少士兵都被火焰灼烧。

孙刘联军在此刻果断出击,曹操眼见形势不利,果断退兵。

姜烟惊愕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幕。

火光映照着大半个赤壁,对面二十万将士对火焰的畏惧皆从他们的哀嚎声中表达出来。

而孙刘联军也在此刻士气大振,手中长矛和大刀挥舞得愈发迅速果断。

对面橙红的大火映在姜烟漆黑的眼睛里。

这一把火,就烧出了真正的三足鼎立。

站在战船的甲板上,姜烟却突然想起了一句诗“东风不与周郎便。”①

尽管诗中深意是杜牧对仕途不振的悲叹。

可姜烟如今亲眼所见这一仗,却无比震撼。

打仗,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这一仗,若非那一场东风,周瑜不会赢得如此痛快。

曹操更不会退得那么果决。

五万兵士对战二十万,却赢得如此干脆利落,战果尽显。

哪怕缺少了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玄奥,也依然让这场仗透着这世上所有事情的无常变化。

“赤壁之后,三权已定。”周瑜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柔,只是说完没忍住的轻咳两声。

到这一刻,姜烟才注意到。

此刻眼前的周瑜,愈发靠近那个在现代的周瑜。

赤壁之战的两年后,周瑜会病逝于巴丘。

“你没事吧?”姜烟走上前,周瑜苍白的面容在对面大火映照下如纸一般,眉间悬纹都愈发明显起来。

“无妨。”周瑜唇角上扬,再见姜烟还不忘说:“姜姑娘,许久不见。”

“尽管是在幻境,却依然觉得姑娘你与从前略有不同了。”

姜烟没发觉自己的关注点被周瑜悄无声息的转移,问:“真的吗?哪里不同?”

“更稳重了。”周瑜抿着唇,不让自己笑得太明显。

他的身体他自己最清楚。

赤壁之后,身体每况愈下。

只恨不能再辅佐仲谋,看到江东之势蔓延天下。

“是吗?”

“有。”周瑜认真的点头:“若是从前,姑娘看到赤壁之战大约会有很多问题吧?”

那时的姜烟总是会急匆匆的问出很多问题。

像是要迫切的找到一个答案。

如今,她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所有历史的答案,都在这幻境的每一处中。

“不错。”周瑜伸手轻轻揉了一下姜烟的头顶。

大约是相隔两千年,除了童心未泯的曹植,其他人看待姜烟都是当成了自己的后辈对待。

周瑜笑道:“伯符此刻瞧见,应当是会很高兴的。”

他知道,孙策很是喜欢姜烟。

孙策所说,是姜烟的纯质与这个世界不同,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像姜烟这般。

周瑜却看得出来。

不是孙策希冀着自己的孩子若是能有这样的好福气,那该多好。

而是孙策羡慕姜烟身上的朝气蓬勃。

那是他所不能拥有的快意自由。

“去孔明那边吧。”周瑜一如当初,只轻轻推着姜烟的肩膀:“我也期盼着,姑娘记录一个与众不同的三国。让千年之后依然有人记得真正的我,快意恩仇的伯符,记得这里的所有人。”

姜烟转身,周围好似时光飞逝,眼前的周瑜面容逐渐露出病态,最后只剩下那双眼睛依旧。

像他站在甲板时,坚定又满是战意。

时间从姜烟周身快速飞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