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312)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笑着说:“去吧去吧!”

“多谢父亲!”小张仲景高兴的脚步轻快,走的时候还不忘回身给父亲作揖。

去屋里找到了由扁鹊撰写的《难经》,坐在门框上,双手小心的捧着书册看得入迷。

张父看到儿子如此, 坐在槐树下, 为儿子的用功满足, 又好奇的问:“医书那般好看?”

他教导儿子读书写字,还是更希望这孩子长大之后可以通过孝廉为官。

可这孩子对医书的兴趣显然比其他书更高涨。

“自是如此!”小张仲景抬起头,认真的望着父亲,起身毕恭毕敬的说:“人之身体,时有病痛。病痛分为千百种,医书中却可以将这些病痛分门别类,并施以解决之法。当真是奇妙万分。”

小张仲景指着自己的腹部:“前些日子我肚子疼,娘拿晒得发烫的石头给我滚了肚子就好。可昨日隔壁的二牛肚子也疼,石头就不行,得喝汤药才能缓和。爹,同样是肚子疼,可就是要用不一样的办法。您说奇妙不奇妙?”

“还有夏日得暑病,冬日得寒症。四时不同,得的病也不同。风雨来时,祖父的腿就疼得厉害,热敷不成必须针灸才能止疼。还有这针灸之术,脱胎于砭……”

“好了好了!”张父很是无奈。

自己这个儿子,每每说起医术上的事情,那就说个没完了。

看到这样的儿子,张父心中也很是宽慰。

医术也好。

行医救人,虽说也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事情,可总是功德一件。

张仲景自幼长在官宦家庭,父亲为官。因为职位之故,张仲景自幼就可以接触到大量书籍。

“我自小就觉得医书好看。《难经》、《素问》、《灵枢》,我都看得津津有味。”

幻境中,张父消失。

大槐树还在,可站在门框前的小张仲景一点点长大,成为了青年模样。

随着他话说完,大槐树也跟着消失。

小张仲景在家乡从十岁起就开始学医。

之后,更是看过无数病人,见到许多家庭死别。

“起初我只是感兴趣。后来跟着师父学医,见到那些来时一身病痛,走时浑身轻松的病人,心里总是十分高兴的。”

张仲景带着姜烟往外走。

行医者,只偏安一隅是得不到进步的。

想要看到医术之下更为广阔的世界,就要出去走一走。

张仲景拜别师父和家人,第一次踏出外出的步伐。

姜烟跟在张仲景身边,还未说话,就听张仲景说:“我听闻,姑娘很是敬佩刘备等人?”

“是。”姜烟点头应下。

刘备当时枭雄,当然值得敬佩。

“我却不。”张仲景摇头,背着药箱,带着行李走出家门:“我本也不是什么神医,就是个普通人,会点医术罢了。可你看看这外面,大兵之后必有大疫。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王功成百将朽。乱世,你只看上头,自然觉得精彩绝伦。双方较量,惊心动魄。可只要稍稍一低头,你猜,你会看到什么?”

张仲景回身看向姜烟,伸手一指。

农田里都是尸骨。

瘦弱的女人牵着走路踉跄的孩子在尸山里翻找自己的丈夫。

年迈的老人互相搀扶着拖着衰老的声音呼唤自己的儿子。

鲜血染红了刚长出苗的麦子,好似那麦穗里都是血腥味。

“我……”姜烟哽住,睫毛颤抖,瞳孔紧缩。

她看到了三国豪迈的一面。

如今也看到了三国最悲凉的一面。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似春闺梦里人。”姜烟第一次觉得这短短十四个字,道尽了人间凄苦悲凉。②

“走吧!”张仲景只是希望姜烟可以看到三国的另外一面。

并没有要因此让姜烟赶到愧疚。

这并不是她造成的。

两人继续朝着前方走。

张仲景这一路上见到草药都会摘下,在空闲的时候炮制。

随着他越走越远,背后背篓也从小小一个,到了足有他半人高那么大,里面装满了药材。

行至一个小村庄,两人在村口就看到一群人似乎是有什么急事,手里拿着木柴朝着村外走。

直到两个妇女搀扶着一位老太太走出来。

“阿桂娘,你别担心。巫医肯定能治好三娘的,她就是被妖怪害了。”

“没错!我们成日在一起,若不是妖怪害的,三娘那肚子怎么会大呢?去找大夫,也没说喜脉啊!”

老太太神色萎靡,拖着步子往前走,听到这话也跟着点头:“有巫医在,三娘肯定能好。也能证明,我的三娘不是同野男人做了什么,她肯定是被妖怪害了。”

“巫医?”姜烟对这个词实在是陌生。

张仲景抿着唇,背着巨大的背篓转身,跟着人群朝着村外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