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387)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谢家,如今就这个是聪明人。

桓温寒暄了几句,入宫觐见了新帝之后,深深的看了谢安一眼,随后离开。

桓温走后,十一岁的晋孝武帝司马曜和太后纷纷松了口气。

他们实在是畏惧桓温的势力,也怕桓温若是真的想要鱼死网破,他们可能逃的机会都没有。

“今日,多谢二位了!”太后褚蒜子最先缓过来。

比起十一岁的幼帝,太后这些年历经风雨,什么没有经历过?

她到如今,已经是第三次临朝辅政了。

看着眼前的谢安和王坦之,褚蒜子心中微叹。

若非有这两人,谁又能知晓,今日的幼帝会不会是昔日的司马奕呢?

晋朝,不能再乱了!

否则北边的前燕,便是晋朝之后的结果。

谢安和王坦之连忙回礼。

两人从皇宫出来的时候,王坦之这才重重的吐出一口气,忍不住问:“你怎么那么沉得住气?万一那桓温什么也不管,拿起刀就把你砍了呢?我可来不及救你!”

两人同朝为官,偶尔会有意见不和的地方。

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晋朝可以更好,终有一日北伐成功。

谢安将笏板插在腰带上,宽大的袖袍被风吹得鼓起来,愈发显得他身材修长。

“我当然是怕的。”谢安又不是什么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义士。

他做官是为了谢氏,为了晋朝,也为了自己。

死了,他所想的一切就都没有了。

他很怕的好吗?

“但是,我如果一点都不怕,桓温反而会退。桓温此人行事小心,这些年来以北伐为名为自己招揽声望,意图染指皇权。若是我今日露出一点胆怯退让之意,只会让桓温信心大作。反其道而行,他还会多多思量。”

谢安明白,如今王谢两家加起来,也不足以挡住手握兵权还有这么多年北伐积攒下声望的桓温。

但只要徐徐图之,只要慢慢来,谁又能笑到最后呢?

想到今日宴席上几次露出疲态的桓温,谢安觉得,总不会是自己吧?

宫内有太后,宫外王谢两家与群臣只要稳定下来,桓温想要谋朝篡位,总要有个契机!

他偏不给!

“你还真是!”王坦之一直都知道谢安看人看得准,却没想到生死存亡的时候他竟然还能坐得住!

“你上次不是与我说,想要王谢两家结亲?如何了?我那族叔可答应了你?”

谢安眼神微动,恰好这时姜烟和谢道韫三人就站在前方。

他的眼神落在谢道韫的身上。

都说他这辈子看人就没有看错过。

可谢安到了后世才知道,他看错过的。

不管是侄女还是女儿,他都没有为她们挑选好丈夫。

与王坦之分开后,谢安走到三人之中。

看着谢道韫,突然问:“你可怪过三叔?若非我看错了人,也不会选中那只知清谈全无谋略的王凝之!”

谢安与王家有结亲的想法时,最初看中的是王羲之的长子王徽之,只是多了解后觉得此人过于随性,不想侄女受委屈,这才选了看起来稳重些的王凝之。

却不想……

谢道韫摇头。

“若非三叔关心则乱,想来也能看出些什么的。再说,我那之后的日子挺自在的,女子又不是必须有一个丈夫才能过日子。”谢道韫从小在谢安身边长大,上前搀扶谢安的胳膊。

她知晓三叔的性格。

这些话在谢安面前说,并不算什么惊人之语。

谢道韫很是敬重谢安,又说:“况且,从丈夫的方面来看,三叔也没有挑选错。只是没想到,王家也不都是清朗俊秀之人。”

不仅她嫁去了王家。

四叔的女儿不也嫁给了王家人?

甚至三叔自己的女儿也嫁的是王家。

朱门对朱门。

竹门对竹门。

陈郡谢氏与琅琊王家利益相关,又是世交,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再说,后来三叔也不是因为瞧不上王家的男儿,直接与王家断了关系交恶了嘛!

谢安当然知道谢道韫指的是谁,轻哼了一声,就差翻白眼了。

姜烟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问:“你们这是在打什么哑谜呢?”

谢道韫掩唇轻笑,歪着头俏皮的对姜烟说:“姜姑娘继续看下去就知晓了。”

谢安挑眉,脸上倒是有些不屑的样子。

旁边谢玄轻笑,但眉眼又带着些厌恶的戾气。

“没什么,不过是我看错了人,招了个劣质至极的女婿。”又没好气的指着方才王坦之走的方向:“王家的名声都要被那家的男儿丢尽了!”

姜烟看去,更觉得脑袋一团乱麻,王家与谢家的关系紧密,在这个阶段甚至是共同进退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