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430)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随着杨坚慢慢的诉说,说如何让隋朝走向平稳,如何并西梁,灭南陈。

隋朝兵将还直指岭南少数豪酋,在冼英冼太夫人的支持与合作下,南北统一趋向稳定。

在杨坚的话语中,姜烟逐渐看到他的鬓边出现白发。

常年伏案,杨坚从前挺直的坐姿也略微弯曲。

那张憨厚的面容逐渐趋向于姜烟想象中帝王的模样。

“对了,有个地方你肯定喜欢。”杨坚似乎想起了什么,笑着朝姜烟招手。

“哪里?”姜烟不解,但还是跟上去。

如今的杨坚已有五十多岁,走路的姿势也与她第一次在幻境中见到他的时候大有不同。

两人一路走到一处楼阁前,杨坚用力推开大门。

阳光闯入楼阁,烟尘像是被惊扰的小飞虫,在光中翻起滚来。

“书!”杨坚看向着满屋子的书。

有竹简的,布帛的,纸张的。

它们整整齐齐的放在书架上,安安静静的待在这个房间里。

“我三次下诏民间征书。这些,是自春秋至大隋这些年来能够收集到的大部分书籍了。”

姜烟站在楼阁前,看着里面满满当当的书籍,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三十七万余卷书,是我能够收到的极限。再有,只怕也是什么真迹藏本,那些人自有一套保护的法子。”

杨坚语气平淡,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于他而言,这不过是一道诏书,自有底下的人去做,有民间的百姓去做。

可对姜烟来说,这屋子里放的是自春秋起,至隋朝建立,在饱经魏晋南北朝四百余年战火后残存的中华文明典籍。

她到这一刻才真切的明白了,为什么历史课上老师总说隋朝的出现对中华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不仅仅是那些针对封建社会的律法、制度、科举、城市的兴建。

还有国土的统一和文化的传承!

这三十七万典籍,姜烟不知道能有多少流传下去。

但如果没有隋文帝杨坚下诏收集,它们会在民间失落多久,谁也不敢保证。

它们会不会消失,也没有人敢对结果打包票。

这些东西太脆弱了。

一把火、一盆水,就能让它们遗失在历史长河中。

姜烟眨着眼,企图淡去眼角的湿润,再一次正式的看向杨坚,站在楼阁门前。

他的身后就是那三十七万藏书,笼罩在阳光下,灰尘在那些书卷面上翻滚,那么的鲜活。

不管杨坚是为了他的统治,还是为了皇帝的政绩。

但……

为了中华文化。

“谢谢你!”

作者有话说:

文章最后,小姜的感谢只针对隋文帝藏书这一点。小姜对皇帝们的态度其实都很平静,只有少数正面影响举措的时候才会激动一点。道谢这里也是这个原因。

封建王朝的皇帝们,其实他们不管是颁布什么命令,做出什么改革举措。他们的首要诉求都是自己的统治稳定,其次是贵族阶层、官僚,最后才是百姓。

但是隋文帝在藏书这件事情上,对文化贡献是非常大的。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藏书,都没有能达到隋文帝这个数字。公认文化最繁荣的唐朝,唐玄宗藏书也只有八万。

我写大纲查资料的时候就会查到很多书籍的名字,但是后面都跟着“佚散”两个字,就觉得很可惜。

——

算术题下次一起算~

哈哈哈,我终于可以减掉了~

感谢在2023-02-09 23:45:37~2023-02-10 05:40: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紫幻羽、小铃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94章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姜烟不确定杨坚出现在现代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年纪, 但他刻意的避开了晚年与独孤皇后的那场矛盾。

只在幻境要结束的时候,与姜烟坐在藏着三十七万书卷的楼阁前喝酒。

夕阳下, 杨坚突然问:“姜姑娘, 我是好人,还是罪人?”

姜烟端着酒杯,不明白杨坚怎么会突然这么问。

“我没有选一个好儿子继承皇位, 没有真正带来天下太平。我看你们那个时代的史书评价, 好像……”

后面的话, 杨坚没有说下去。

不仅是他。

独孤伽罗的名声也不好。

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废太子,改立杨广的事情。

之后还有杨素大兴土木,害了不少百姓,只为修建一座宫殿。可皇后却夸赞了杨素。

还有许多许多……百姓之苦,他没有解决。

“我的初中教材里有一首词,不知道你在现代的时候有没有看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