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491)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今儿天气可不好,昨夜才下了雨,您若是有什么不妥的,咱们这些当奴才的……”

“好了好了!”少年站在原地,任由这些仆从给他系上灰鼠皮的披风,手里塞进了一个暖烘烘的手炉。

只是颇为无奈的说:“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该怎么在注意,心里有数。”

“您最好是如此。”说话的丫鬟年纪不小,与少年说话的时候语气还略有些熟稔的意思。

相比其他诚惶诚恐的仆从,这丫鬟更有主见,在少年的面前也颇有地位。

姜烟在亭子里看得出奇,从那张笑得灿烂的少年俊颜里半天才找出了朱耷的五官痕迹。

也不怪姜烟能一下子锁定眼前的人是朱耷。

而是那少年脖子上的璎珞简直不要太晃人眼睛。

能够在这个年纪穿戴如此富贵,又不是辫子头的,那就只能是朱耷。

“行了!你们就不要打搅我了,我可还有几笔琢磨怎么加上去。”少年朱耷摆摆手,让那群人都离开。

过了好一会儿,朱耷才突然看向姜烟:“姜姑娘觉得,我这画可缺了什么?”

姜烟被朱耷吓了一跳。

她一开始原本以为这就是幻境里的朱耷,而不是现实中的那个。

现在看来,从进入幻境的那一刻开始,朱耷就已经融入了这个世界。

与他后来更鲜明的风格相比,朱耷如今的画中的梅花看起来更为随性,灵气逼人的同时,少了梅花的清冷,多了几分贵气高洁。

少年朱耷此刻正是壮志踌躇之时。

姜烟知道大明此刻是大厦将倾,可在朱耷一干人眼中,事情还没有到最后的那一刻。

“我看不出来。”姜烟仔细看那幅画,只觉得好看。

朱耷的父亲和祖父,甚至是叔父在江右画坛都颇有地位。

从小耳濡目染,朱耷不仅单丹青,还写得一手好书法。

明清两朝时期的江西文坛盛况下,朱家三代人都能颇有名气,靠的可不是宗室的身份。

“差了魂。”朱耷两指并拢,虚虚的点着宣纸。

话音落下,阴沉的天空下起雨来。

冬日的冷雨打在人身上,犹如针扎。

朱耷就这么紧紧的站在雨中,任由冷雨将宣纸打湿,将颜料和笔墨都划开。

刚才还那么枝干清晰,花朵吐蕊的梅花图在雨中模糊成一片。

红的黑的混在一起,只能依稀看见之前梅花的影子。

姜烟缩着脖子躲在梅花树下,朝着站在雨中的朱耷招手:“虽然不会生病,但是您不冷吗?”

每一滴雨水触及皮肤,都像是一根冷冰冰的针扎入皮肤,然后钻进血肉里,溜进骨头缝中。

“有魂了。”朱耷低着头,不知是看着自己的鞋尖还是面前的画,脸上的水痕也不知道是他的眼泪还是天上的雨水。

“你们眼瞎了不成?怎么敢让少爷淋雨?”一个中年女人打着伞急匆匆赶来,对着那群只晚了几步的丫鬟仆从破口大骂。

随后满脸慈爱的望着少年朱耷:“少爷,您怎么也不打伞?”

再看桌上的画,满是可惜的说:“哎哟哟,这群脑子塞了糠的元宝,怎么就……”

“没事。”朱耷打断她说话,只扯了扯嘴角,转身走入愈发势大的雨中。

声音从雨幕后传来:“是我让他们走的。这种时候,我自身都顾不及,何必拉着他们?”

在后面的中年女人和那群仆从都面面相觑,完全不懂朱耷这到底是怎么了。

姜烟左右看看,最后咬着牙冲入雨中,去追朱耷的身影。

她看过皇帝每天的饮食起居,也看过历史上不少文豪的生活。

但朱耷绝对是其中的结合体。

每日与笔墨书香为伴,作为大明宗室,更是衣食无忧。

只是,这样终日不知愁滋味的日子也有结束的那一天。

随着崇祯帝的白绫,断的不仅是他的命,还有整个大明。

朱耷作为朱家宗室子孙,自然不可能不被波及。

还未从亡国的震慑中走出,朱耷又迅速面临父亲的离世。

朱谋觐合上眼睛的那一刻,整座院子都传出悲戚声。

朱耷脚步踉跄的转身,双手捂住耳朵,随后猛地冲出父亲的卧房。

“他们都在哭。我不知道他们哭的是我爹的离开,还是哭大明。”朱耷冲回自己的房间,Hela合上房门,不愿意听外面仆从的敲门声,死死的捂住自己的耳朵,满脸痛苦的对姜烟说:“不如意事常□□,可与人言无二三。你懂吗?”①

姜烟不知怎么形容那双眼睛。

他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国破家亡的事情发生在一瞬,这对从前锦绣人生的朱耷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

也知道,不论是大明还是他爹,都是无可再挽回的事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