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544)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赵匡胤肩头猛地一塌,点点头道:“既如此, 罢了。”

赵匡胤走到时候还顺带把赵恒也一并带走了。

姜烟继续走在皇宫的路上, 看着赵炅回开封后, 次年又发动了白藤江之战,意在收回汉唐时期对交趾的控制权。

可最终还是以先胜后败的方式结束,交趾得以独立。

姜烟叹气,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炅比起后来的一些皇帝,至少还知道要打。

只是人菜瘾大,将原本的士气打得七零八落。

若是赵匡胤的命再长一些,或许大宋会走向另外一个面貌。

仅看到白藤江,姜烟都能想到接连几次的战败对全军士气的打击,更何况雍熙北伐?

事实上,高梁河之战后,辽国不断对边境骚扰。

赵炅也一直是积极迎战,甚至始终备战二次北伐的状态。

姜烟面前的画面破碎在宋军集结,分三路大军罚伐辽的一幕。

周围变幻,再出现已经是站在大街上。

姜烟环顾四周,才确定自己竟然出了皇宫,现在就在开封的大街上。

“听说了没?杨无敌死了。”

“这仗又输了。”

“可不是!唉,也不知道燕云什么时候能收回来。我祖籍便是燕云,如今年年祭祖都不敢回去。”

“不是,杨无敌怎么死了?我听闻他打仗极是厉害啊!”

“这我们小老百姓怎么会知晓?不过,我听说是死在了陈家谷,被辽兵所俘。被抓之前还杀了几百个辽兵呢!”

“嚯!果真是杨无敌。”

“可惜啊!重伤被俘,绝食三天三夜……啧!听闻,与杨无敌一同上战场的儿子也死了,好像是最大的那个。”

说话的那人压低了声音,伸出三根手指,叹息着摇头:“喝茶喝茶。也不知官家这次又要如何了。上次高粱河一战就打得不怎么好看,如今……”

坐在他身侧的男人也只是满脸郁色的摇着头说:“我倒是知道这杨家的大公子,叫杨延玉。唉。”

父子齐上战场,双双殒命。

留下孤儿寡母,日子怕是不好过。

两人话音刚落,前方传来一阵喧嚣。

“这干什么呢?”

自称知道杨延玉的那个男人赶忙起身抓了旁边一个小孩:“小娃娃,这是做什么呢?”

小孩六七岁的模样,指着前方说:“有人流放呢,我要去看。”

说完挣脱,穿着一双草鞋跑得飞快。

姜烟下意识要过去,身边却出现一个锦衣青年,抬手摁住她的肩膀:“姜姑娘。”

时年十八岁的赵恒虽不是老赵家祖传的微胖身材,却也是一张圆脸。

“前头流放的是王侁。”赵恒目视前方,口中轻叹:“此战战败……”

赵恒不知道该怎么说。

宋朝立国,除了在南方一系列的战争,以及攻打了北汉之外,其他战事上皆是战败。

当年跟随郭荣,又拥立赵匡胤的那批士兵早已老去。

新入伍的士兵原本还摩拳擦掌的想要赚军功,可一次又一次的战败,打得那群人也没了心气儿。

如今杨业将军一死,更是士气大减。

“王侁?”姜烟好奇的看过来。

赵恒在现代的时候也了解了不少自己所处时代的史料,虽然没有听完《杨家将》的评书和各类作品,但大致的内容还是去看了的。

他连忙给姜烟解释:“若非王侁相逼,又率军离开,杨将军掩护四州百姓离开,或许也不会死。”

姜烟虽然不那么了解这段时间的历史,加上杨家将的演义故事流传太广,深入人心,的确是很容易被误导。但,姜烟又不蠢。

与那么多武将和帝王接触过,她是那么好糊弄的人吗?

“王侁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原来一个王侁就能让杨无敌战死沙场?”

对面的赵恒只抿着唇不说话,显然是不想回答姜烟的问题。

一个王侁当然办不到。

可事情就是这么凑巧。

潘美是老将,却无法钳制监军王侁,加上杨业为后汉降将。面对那些为了军功蠢蠢欲动的大军,潘美无法遏制,自然只能在一声声叹息中看着杨业在谷口等不到援军,重伤被俘。

“赵炅以为这个时候辽国大乱,该是主少国疑的不安之景。殊不知,萧太后铁血手段把控全局,辽国早已是固若金汤。宋军前往,也只能碰一鼻子灰。”

姜烟踱着步子走到赵恒面前:“而军中因曹彬的过失导致大败,王侁这般人等又想要占据最后的军功,最终导致了杨业父子和部将的死亡。”

潘美在其中或许是被连累的那个,但这足以说明这个时候的宋军内部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潘美与杨业作为正、副统帅,却在永熙战败后的转移四州百姓行动中,杨业为监军王侁激迫,潘美无法掌控军队,以至于大军跟着王侁离开,无人支援杨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