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550)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范仲淹说完, 又看了看天色,眉心一沉:“时间到了。”

两人齐齐看向皇宫的方向,原本还热闹非凡的大街此刻却是万籁俱静,周围的人都不见了。

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白灯笼,一片肃穆之景。

“赵恒驾崩了?”

姜烟说完, 就见两袭衣袍滚滚, 朝着皇宫方向奔去, 只是跑到半路,就只有晏殊的身影了。

赵恒去世,太子赵祯时年十二,朝中一时动荡不安。

“刘娥不是手段很强吗?”姜烟站在人群中间,哪怕知道周围不会有人听见自己说话,也小声的问晏殊。

她对宋史也不是特别了解,印象中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在这一时期不是有过摄政举动吗?

那不该是刘娥来平息这个时候的动乱?

晏殊先是看了姜烟一眼,似乎在思考姜烟口中描述的人是谁,随后才说:“宰相丁谓和枢密使曹利用都想要借这时期独揽大权。毕竟,从前早有王继恩,吕端之例,拥立带来的利益,何人不想要?”

晏殊说着,稍稍抬眼看向前方一个穿着紫袍的男人。

对方眼神带着贪婪,略带精光的打量着周围。

“丁谓早年立功颇重,奈何心术不正。”晏殊忧心忡忡,眉心拧起的时候还带着显而易见的薄怒:“只是丁谓此刻不仅想要揽权,还妄图对寇大人动手。”

晏殊心中忿忿,刚准备说点什么,旁边就冒出来几个穿红袍和绿袍的官员指着丁谓的鼻子破口大骂。

“丁谓,你小人猖狂。寇大人……寇大人一心为国,何错之有?”

“你残害忠良,先帝若是在天有灵,定然不放过你的。”

被指着的丁谓却抬着下巴,面对那些人的咒骂,还满脸的不解和冤屈,对众人说:“寇准害死先帝,我这也是为了先帝着想。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误解。想来是被寇准迷惑太深,当去好好的想清楚,才能一心为大宋效忠啊!”

丁谓说得冠冕堂皇,偏偏在场的根本没有人可以抵抗得过他的势力。

曹利用就算有这个能力,也不会浪费在一个已经客死他乡的寇准和其他官员身上。

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见到太后!

“为官,这么复杂吗?”姜烟听晏殊说起丁谓和曹利用。

一个也曾为大宋立下功劳,一个面对小人更是不假辞色。

可这两个人,前者奸佞,犯下不少错处。后者严已律人,宽以待己。

丁谓是坏,却又不能不承认他的功。

曹利用耿直,但对大宋的确没有丝毫坏心。

姜烟再看身边的晏殊。

他已经迈出一步走了出去,手持笏板,竟然先见到了太后。

晏殊与一干大臣一同请愿,加上又有宋真宗重病时的诏书为例,刘太后垂帘听政,稳定朝堂,进行得一帆风顺,没有半点阻滞。

这个举动,也正中刘太后下怀。

事实上,丁谓本就是刘太后还是皇后时拉拢的心腹。

赵恒晚年懈怠,而刘氏也不甘心只当一位在后宫的皇后,许多时候都是刘氏与赵恒一同处理政务。

前朝政事就没有刘氏不清楚的。

只是丁谓这时想欺负刘太后和年轻的赵祯,以此独揽大权。

却没想到中途杀出个晏殊,刘太后有了正当理由摄政,不过几个月就将丁谓这些年违法乱纪的证据收集清楚,将丁谓罢相贬谪。

曹利用几次三番的阻止刘太后对外戚施恩,却被抓住了自己侄子犯错的把柄,被牵连贬谪。

姜烟倒吸气,站在晏殊身边小声道:“太后……好厉害。”

这么雷厉风行的手段,姜烟也只在武则天身上看到过。

刘太后没有落下半点正事,唯一的私心大概就是特别喜欢施恩自己的娘家和当年帮过自己的人。

但刘太后心里也有衡量的尺度,施恩不少,却并不会让刘氏族人插手朝政,外戚提高身份,也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世在这个士大夫为尊的社会环境里更高罢了。

“大娘娘,的确厉害。”晏殊此刻也已换上了紫袍。

看着前面那位实权在握的太后,蓄起长须的晏殊此时却满眼复杂。

“当初,朝堂不稳,若是没有一个能够服众的人,朝堂乱矣。只是我如今却担心,官家一日日长大,大娘娘能否放权?”

晏殊也曾是宋仁宗的老师,他知晓这位天子学生的能力。

更清楚赵祯与刘太后的感情。

无论太后如何把控权利不放手,要说太后对官家不好?晏殊是不相信,甚至会跳出来反驳的。

只是……他真的很担心啊。

“权利,会令人丧失理智,拥有过就不想要放弃。如今官家尚幼,一切还未可知。”尽管已经知道了未来走向,晏殊还是叹着气说:“当时,我只盼着我所想是杞人忧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