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553)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在未来,这座书院只剩下残垣断壁,根本找不到当年盛况。

要知道,北宋年间,应天书院是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后世更为人津津乐道的白鹿洞书院、岳麓和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兴盛时多达千人来此求学,更是引发了国内四处兴办书院的热潮。

可以说,是应天书院掀起了宋朝文学热潮的一角。

“只可惜,毁在了靖康之乱。”姜烟才叹气,一回头就对上了两双如刀子一般的目光。

晏殊压着怒火,磨牙道:“姜姑娘可以不说这话的。”

他们在现代也不是没有看到过这些。

就算没有刻意去找,只看南宋后来偏安一隅的地界,想也能够想到应天书院的结果是如何。

范仲淹也下意识捂着心口,喘着气说:“姜姑娘,你这……你……”

说话的时候指着书院大门,又指了指周围,最后还是颓丧的落下手臂。

姜烟站在门口,也是没有想到自己只是随口一说,却无意中深深的扎了这两人两刀。

毕竟,应天书院的崛起,与他们的努力脱不开关系。

作者有话说:

差一千字~

但先做一下数学题,剩下一千字明天补上。

加一减一的,维持原来的数字没变,我争取明天再加更!我就可以减减减减~

(^-^)V

感谢在2023-03-06 23:03:31~2023-03-07 03:20: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鲜肉云吞 20瓶;小铃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53章

◎*他们都在大宋的茫茫人海中,各自为光,各自发热。等待着庆历四年的到来。◎

姜烟尴尬道:“抱歉呀。”

她也没有想到这点。

晏殊也只是气了会儿, 随后道:“行吧,你说的这些也是事实。”

靖康之耻后, 文化南移, 应天书院哪怕一直位列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却再难出现北宋时期的繁荣鼎盛。

可不管未来如何,姜烟却笑着站在应天书院门口说:“两位先生在应天书院做的一切, 史书和百姓都不曾忘记。”

范仲淹在这里整饬学风, 晏殊也为学子们解惑讲课, 一时间应天书院名声大噪,许多学子从四面八方赶来。

应天书院成为中州第一书院。

但晏殊在这里的时间也不长。

他本就没有犯什么大错,无论对刘太后还是对宋仁宗赵祯,晏殊都是能臣,是忠于大宋的。最重要的是,晏殊有才,无论是仁宗还是刘太后, 都需要他。

晏殊走的那天,黄昏染红了大片天空,都说残阳如血, 应天书院的学子原本计划好都来送他, 只是晏殊不愿, 打算趁着黄昏时分悄悄离开。

“你有高才,心性坚定,朝廷如今最缺的便是你这样的人才,莫要着急,前路且长, 只等着罢!”晏殊拍拍范仲淹。

他最不后悔的便是在应天府结识了范仲淹。

晏殊坐上马车, 黄昏下马蹄声哒哒, 马车里传来晏殊的声音:“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①

姜烟上前一步,走到范仲淹身边,轻声念着晏殊的那首《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终将再见。”范仲淹双手背在身后,还是那副老农的打扮,朴实无华得让人根本看不出来,这人平日里是在应天书院给那些学子们讲课的老师。

甚至想不出来,也是这样的范仲淹,还会盯着学子的学风。

简直就是一个翻版的教导主任。

姜烟跟着范仲淹回应天书院。

她是跟着晏殊来的,如今晏殊离开,下一次就是要跟着范仲淹一起离开这里。

他们走在黄昏下,橘色的夕阳泼洒在整个应天府,前面的书院大门旁的树叶好像也被染红了。

“先生,我来时曾问过同叔先生一句话。”姜烟脚步轻快的往前跳了几下,双手背在身后,转身倒着走,面对范仲淹说:“我问同叔先生,为什么你们与我从前见过的其他朝代的官员都不同。”

范仲淹捋须浅笑:“那你现在明白了吗?”

姜烟想了想,比出一个“一点点”的手势:“好像有点头绪了。”

“那便继续看。”范仲淹也没有直接回答姜烟,只说:“没有什么比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用心感受到的还要真实。”

这话很常见,可在这片夕阳下,还是让姜烟认真的点头。

公元1028年,范仲淹在晏殊的举荐下回到开封,做了一名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的整理。

晏殊原本只是想给范仲淹一个踏板,让他在为母守孝的孝期满后,仕途可以更平顺一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