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555)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前有范仲淹上书要太后还政于当今。

后有晏殊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

姜烟踮着脚趴在马车的车窗上,看着晏殊坐在里面看书,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忍不住感叹:“先生,您和希文先生今天你外放,明天我贬谪,难怪是师生。”

所以这对师生有什么好互怼的呢?

还写《上资政晏侍郎书》。

分明都是一个样子。

只是一个刚正在外,如今整个开封谁不知道范仲淹那就是铮铮铁骨,申请离京外放后还一天三顿饭似的给仁宗上书。

一个外柔内刚,看似好像温文尔雅,实则遇到事情说不定能挥着笏板撸起袖子硬刚。

姜烟站在开封府的城门口目送着晏殊离开。

这一次,她身边没有任何人。

晏殊这一去,即将面对的是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国来犯。

范仲淹此刻还在陈州做通判。

韩琦前几年高中,去职丁忧,丧期刚满。

包拯也考中,原本定为建昌知县,却因为挂念父母,申请改为和州监税,在家任职,奉养父母。

他们都在大宋的茫茫人海中,各自为光,各自发热。

等待着庆历四年的到来。

而此时,晏殊的老家又出了一名天资聪颖的孩童,眉眼倔强却下笔有神,正跟着父亲四处宦游,年少时便见识不凡。

他的名字,叫王安石!

作者有话说:

①:《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

赵祯:看看我!看看我!我呢?我的戏份呢!

——

还有一千,下一章跟上~

感谢在2023-03-07 03:20:56~2023-03-07 18:39: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铃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54章

◎*丰满的北宋,仁宗一朝的风骨。皆是由这些刚直、不屈的读书人填满,支撑。◎

景祐三年, 范仲淹因为治水有功回到京师。

只是回来了的范仲淹没有闲着,在外任官这些年, 范仲淹看尽了这开封城之外的悲欢离合, 也看见了大宋的弊端。

其一,便是冗官。

“这是什么?”姜烟见他抱着一卷画,仿佛是什么极为珍贵的东西。

上朝不是带着笏板就行了?

范仲淹倒是把笏板插在了腰带里, 姿势和晏殊有的一拼。

反倒是那个卷轴, 小心的捧着抱着。

“是天下百官。”范仲淹只这么说。

姜烟还是一头雾水, 跟着范仲淹往里走。

走到一半,身边多出一个人来。

韩琦抱着笏板,凑到姜烟身边,小声道:“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

这一年的韩琦在朝中也算是新秀,前一年做开封府推官,如今拜官右司谏,着红袍, 意气风发。

二十八岁的韩琦正如当年的范仲淹,也如当年的晏殊,满是锐色, 什么都敢说。

一旁的范仲淹只沉默着不说话。

四十七岁, 他年纪已经很大了。

这么多年升迁, 贬谪,外调,他早已看开了这为官之道。

用现代的话来说: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①

范仲淹就是北宋天空中,最为特别的一道烟火。

姜烟没有问韩琦, 而是一路跟着上殿。

范仲淹向宋仁宗进献《百官图》, 讽刺在想吕夷简选官不为贤。

“官家, 这便是我朝官员升迁之图。其中,贤能才子均艰难拔擢,而家世高的子弟,却升迁顺利。臣不知,这竟是我朝的肱股之臣了吗?”范仲淹这话不可谓不讽刺。

就差没有学着他的老师,拿笏板啪啪的把吕夷简的牙齿打落下来了。

吕夷简更是连连喊冤。

坐在龙椅上的赵祯早已亲政,看到这图面上也不知该摆出什么表情,能摆出什么表情?

吕夷简是他近臣,更是亲信。

范仲淹这么不留情面的当众揭开吕夷简的问题,这不是让他难做?

更何况,这件事情也绝非一个吕夷简就能做到的。

这上面一个个,都是大宋这些年的高官士族所为。

范仲淹这是要打他的脸吗?

赵祯坐在龙椅上,饶是再来一次,也能被这《百官图》气得说不出话来。

正如晏殊当年说范仲淹的。

他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没有错。

可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范仲淹说得太直白了。

他铁面无私的将所有问题展露出来,这并非也只有他看得到。

只是整个大宋,只有范仲淹有那个勇气和胆量,敢这么大咧咧的展现出来。

一旁的韩琦看着站在中央的范仲淹,眼中既是赞许,又是钦佩,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崇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