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561)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王安石都快气疯了,如果不是被人拦着,还准备给苏辙治罪。

苏辙说完也知道自己得罪了王安石,自请外放,由此也开始了苏辙未来几十年一贬再贬的开始。

只是,有了弟弟的前车之鉴,作为哥哥的苏轼也毅然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得罪王安石,学着弟弟的操作,苏轼也先一步自请外放,不等王安石收拾他,他就自己收拾收拾去了杭州。

“你!”苏辙看着苏轼的这些操作,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朝堂上的王安石,再指了指苏轼,最后憋出一句:“你少说两句能怎么样?”

都有了自己这个例子,就算是要上书,委婉点能怎么样?

就怕王安石不盯上他吗?

苏辙偏又了解自己这位兄长,所以在听到苏轼真诚回答:“能抓心挠肺的不舒服。”之后,苏辙好似一个被怼得失去了生活希望的弟弟,无奈的挥着手回他。

“走吧!去杭州修你的西湖去。”

若不是父亲临终前要他们兄弟俩携手互助,兄弟齐心,苏辙都想打开他哥的脑子看看里面装的都是糖荔枝吗?

“姜姑娘也一道去吧。我这儿幻境没什么好看的,无非是一些官场打交道罢了。”

姜烟看着苏辙的背影,硬生生看出了一股操劳过渡苍老的感觉。

“那我……走了。”姜烟说着,再看看站在朝堂里的王安石,对方刚跟苏轼吵了一架,谁知道苏轼暗戳戳在王安石耳边说出了那句制胜法宝,现在多看苏轼一眼都觉得眼睛疼。

王安石手都快挥出残影了,就是要姜烟跟着苏轼走,赶紧走!

出城的时候,苏轼这才叹气:“当初走的时候,子由早就被贬去了陈州,也没几个人来送送我。”

姜烟挑眉,后仰着从在车窗探出去半个身子,看向城门口那几个来送苏轼离开的人。

沉默片刻,问:“您还要几个人来送?”

苏轼笑得开怀,颇为得意的对姜烟说:“我人缘不错,总该再来几个才是。”

然后又自顾自道:“王大人在幻境中竟然待我如此真诚,方才在幻境中道别的时候,热情如斯!”

姜烟喝水差点给呛死,惊诧的看着苏轼好半天,希望从苏轼的脸上看出那么一丁点的阴阳怪气都可以。

但没想到,他是认真的!

果然。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作者有话说:

幻境里:

王安石:#@@#¥@*&¥#!!!

苏轼(小声):王大人,你不洗澡~

王安石(疯狂挥手)(内心OS:走,你赶紧走!!!)

苏轼:他好舍不得我!

——

不用怀疑,苏轼就是这样一个看谁都是大好人的甜系词人。

下一章,苏轼给杭州旅游局贡献kpi!

感谢在2023-03-08 19:37:22~2023-03-08 23:25: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chass(我不是在印度)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安凉凉凉凉、每天都在等待加更 10瓶;小铃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57章

◎*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王安石这么针对你, 你就一点都不生气?”

姜烟也不知道苏轼是怎么看出依依不舍的,但自这之后, 苏轼因为反对新法, 几乎半生都在地方徘徊,更是一贬再贬。

现代称得上旅游胜地的地方,在几百年前的宋朝就是穷山恶水。

第一次去杭州, 也不过是因为苏轼早有准备, 自己提议才能去个好地方。

苏轼握着书卷, 单手托腮:“王介甫是坏人吗?”

姜烟摇头。

熙宁变法有不可取之处,但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好的,若是成功,或许真的可以对北宋有力挽狂澜之效。

从科举,到军事。从民生,到官僚。

熙宁变法都有触及。

为得,无非是国富民强。

只是王安石忘记了朝堂的蝇营狗苟和底层虫豸的贪婪, 他的新法从原本救世的良策,反倒成为了朝堂倾轧的工具,底层虫豸灵活欺压百姓的利刃。

“既如此, 我为何要怨?”苏轼摊手, 只在说一件最为自然的事情:“正如你现在问我, 是否怨王介甫一样。因为你如今同我站在一处,自是觉得我离开京师去往杭州是苦。可你若是站在王介甫的一旁,看到的也会是新法好处,他的身不由己。”

“这世间自当有此大丈夫,行旁人所不敢行之事。如当年的希文先生, 也是如今的王介甫。但也会有我这般, 说旁人不敢说之语。还是如当年的希文先生。我们所求是一处, 又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敌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