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563)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姜烟原本看着洪水退去和身后百姓欢呼而引起的豪气,在两个猪肘子面前荡然无存!

“先生啊!你是文豪,是治水英雄,能不能一口气提起来?”姜烟也累得不行,她虽然没受伤,可洪水蔓延下,整个徐州城都变得潮湿不已,两只脚一直泡在水里,怎么可能舒服得起来?

干脆坐在苏轼旁边,又看了眼他那两只脚,心中也很是震动。

在徐州之前,姜烟一直觉得苏轼是词人,是乐天派,还是美食家。

却从来不曾将苏轼与治水英雄并列。

更没有想过,一个张口是吃,闭口也是吃的大吃货,在徐州抗洪的这七十多天,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却一句抱怨也没有。每天闭眼是抗洪,睁眼是百姓。

姜烟忍不住道:“出了幻境,再请你吃烤猪蹄。”

“当真?”苏轼猛地坐直,转身看向姜烟,满脸胡子却能看出他扬起的唇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还有上次,姑娘也说要请我吃好吃的,却没来得及。”

“一起一起!”姜烟无奈,挥着手道。

结果手腕被他猛地抓住,然后两掌拍在一起:“说定了!烤猪蹄!”

苏轼乐呵呵的从他那个暂时住的草棚子里找出干净的鞋袜穿上,高兴得还哼着歌儿。

姜烟呆愣愣的看着自己那只手,好半天才磨着牙说:“苏子瞻,你抱过脚的手没洗啊!”

苏轼:!!!

茅草棚里一时间就看到两个你追我赶的身影,前面那个还一蹦一蹦的,一手拿着鞋,一手拎着袜,口中大呼:“姜姑娘,你不能因为这个,就扣了我的猪蹄儿!”

姜烟:“啊啊啊啊!你别跑!”

洪水虽然过去,可苏轼并没有因此懈怠。

不仅在徐州城外修筑河堤,还在徐州被毁得最严重的东门修筑了一座城楼。

取五行相克的土克水之意,示意工匠将城墙涂抹成黄色。

这座城楼也因此被取名为“黄楼”。

黄楼建成,恰逢重阳,苏轼与徐州官员一同登上黄楼庆贺。

姜烟对苏轼治水的功绩知道的不多,但这也能理解。

他文采斐然,只写过的诗词便足够在灿烂的华夏文明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比起这些,他为官的政绩好像显得没那么出色。

可看着远处的长堤,还有这座黄楼。

姜烟猛地想起在之前查资料的时候,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自公去后五百载,水流无尽恩无穷。”④

当时走马观花的看了一眼,并没有记得太清楚。

直到看到眼前这一幕,才想起了那一段记载。

倒推时间,想来说的就是苏轼了。

自他后,徐州城五百年间虽不断有水患发生,但城内却始终无虞。

就是因为,有这条长堤的存在。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苏轼乘着酒兴,在黄楼登高望远,作下长诗。

姜烟正感慨万千,就听苏轼突然叫自己。

“姜姑娘,你看那片云!”

姜烟顺着苏轼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大块白软软的云。

“像不像你答应我的烤猪蹄?”苏轼小声问。

……

苏子瞻,你是不是对感动过敏?!

去年治水命都快没了。

今年登高还能记得烤猪蹄!

就算这是幻境,你是不是也过于乐观?

——

然而,这次乐观后,苏轼很快就迎来了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事实上这些年,苏辙也一直被贬谪,在各地打转。

与姜烟在现代各种公众号上看过的“捞哥哥”并不同,这兄弟俩早年的仕途就没有好过。

而朝堂上,王安石因新法之事得罪了诸多守旧派,更是与司马光你来我往,唇枪舌战的争辩过多次。

可再怎么坚持,也比不过天降大旱。

这原本只是一场自然灾害,却被加以利用。守旧派的郑侠献上《流民旱灾困苦图》,要求罢免王安石。

太皇太后和太后也像宋神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

罢相与再次拜相的这几年间,王安石的变法派早已四分五裂,加之长子王雱病故,王安石悲痛下向神宗请辞,在金陵长居。

这一切,原本与苏轼无关。

偏他在徐州调任湖州后,一时情绪激昂,在给宋神宗的《湖州谢表》中,有失当言论。

轰轰烈烈的乌台诗案,就此登台。

姜烟看着幻境再度变化,这次她跟着苏轼蹲了大牢。

两人在牢狱里捏着干秸秆,望着紧锁的牢门,也不知道是第多少次的叹气。

“万万没想到,我在现实世界遵纪守法,在幻境里反倒跟着您蹲了一回大宋的监狱。”姜烟捏着干秸秆在手指上打转:“您当年的心情也如现在这般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