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570)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⑦

……

姜烟抬手挡着风,看清了那些小黑点。

无论是儒家道家,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在宋朝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它们或向狭隘,或向大江。

可最终都化作文化的一部分。

张载在横渠留下的那四句,始终如烛火,在黑暗时指引着那些困顿之人前行,给他们力量。

一百多年后的文天祥是如此。

五百多年后的黄宗羲是如此。

八百多年后的革命志士,也是如此。

“谁说萤烛之火,不能与日月争辉?”姜烟轻声,而后整个天地散开。

那些黑色如末点一样的圣人之语,好似消散,又仿佛融入在姜烟的血肉骨骼里,丰富她的精神,而她也在令它们和他们,万古不朽。

——

公元1085年,宋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王安石变法失败。

公元1093年,高太后崩逝,哲宗亲政,打击元祐大臣。

公元1100年,宋哲宗无子,在向太后坚持下,赵佶继位。

姜烟自认也是见多识广,看的皇帝多了,对各朝各代的皇帝其实早就没了什么历史滤镜。

尤其是看过他们在现代时候的一些举动,姜烟对于皇帝其实也是一双眼睛一张嘴的普通人这个概念,是非常深刻的。

英明神武如李世民,看电视的时候不一样会对着那些瞎扯的剧情破口大骂?

姜烟还给看《横空出世》看得激动到要流眼泪的李世民递过抽纸呢!

荒唐如朱祁镇,姜烟也不过是见了一个在酒吧被打得抱头鼠窜,最后回来还要被猛踹一脚的醉鬼。

可眼前的赵佶,真的是让姜烟没了下限。

“你是不是……”姜烟揉着额角,第一次生出了揍人一顿的想法。半天才强忍住那一堆脏话,咬着牙泄出了三个字:“有毛病?”

赵佶提着酒壶,托腮看面前的美人跳舞,还十分淡定的打拍子,对姜烟说:“美人佳乐,舞蹈翩跹,姑娘居然不喜欢?”

姜烟深吸一口气,脸上铁青的看着赵佶:“你带我上烟花之地看你过得有多糜烂,我还要谢谢你了?”

作者有话说:

①:《惠州一绝》苏轼

②:《自题金山画像》苏轼

③:《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苏轼

④:宋朝无名诗人

⑤:《横渠语录》张载

⑥:《论语》

⑦:《道德经》

——

我喂的那只流浪猫疑似怀孕,我还打算再养熟一点绑架去做绝育。

大概率是要放生,那只三花的警惕非常高,不亲人,感觉不太能被领养。

讨饭倒是讨得理直气壮,我今天七点半出门去医院复查,在家门口穿鞋就听到它在门外超大声的叫。

隔着防盗门,清晰可闻!

一推门,门就打在了猫头上。估计是贴在我家大门上叫的。

感谢在2023-03-10 20:35:34~2023-03-11 18:59: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姒华、芸芸众生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崇化 44瓶;糖棠 20瓶;姒华 9瓶;快乐书虫、鲜肉云吞 5瓶;南宫若攻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61章

◎*姜烟把人拖出青楼,再一脚踹在赵佶的身上◎

姜烟高中上历史课, 对程朱理学因为各种原因,反正就是学得头秃。也是那个时候, 姜烟坚信, 自己是学不来哲学这么高大上的专业。

加上当时对主持人十分向往,自己做主就报了一个播音主持的培训班,转为了艺术生。

但艺术生也是要学文化课的。

靖康耻虽然只是在历史课上几句带过, 姜烟还是通过不少影视剧对这位青楼天子有些许了解的。

虽说姜烟是不喜欢比烂的。

但是相较于朱祁镇的“堡宗”、“瓦剌留学生”, 赵佶的除了跟儿子共享“雪乡二圣”、“雪乡旅游团”之外, 还有一个“青楼天子”的称号。

多新鲜啊。

明朝皇帝再怎么被嘲笑奇葩,木匠皇帝和动物园皇帝。

那也比赵佶的青楼天子强。

姜烟忍不住,一脚踹翻面前的桌子,上前去拽住赵佶的衣领:“你再敢这么干的恶心我,我就不客气了。”

如果尊重姜烟,了解现代的情况后,都不会在她面前显摆这种烟花之地。

姜烟接触的人那么多, 也没少过风流人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