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579)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她从未见过如此儿戏一般的行军打仗。

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可宋朝的军队,将士在前面杀敌杀得头破血流,还要被一群在朝堂上颐指气使的外行指指点点不说,军令甚至都要由这些人掌握。

太可笑了!

作者有话说:

还没有写到金军的第二次南下……啧!

赵桓,什么玩意儿啊!

我去缓缓,写得我气闷。

——

一千字补上啦~

感谢在2023-03-12 20:04:57~2023-03-12 23:30: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Schass(我不是在印度)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夕影 10瓶;云深不知处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65章

◎*“谁啊!”赵佶怒吼,转身就对上赵匡胤那张已经黑到能滴墨的大脸。◎

“如今风雨飘摇, 若是连兵权都不能握在手中,我这皇帝岂不是危矣?难不成要重蹈百年前的覆辙?那我岂不是天下的罪人!”

赵桓和赵佶靠在一起, 他们也是有自己的考量才会这么做的。

姜烟轻嗤, 不屑道:“就如今金人渡黄河,兵临城下,你们早就是罪人了。”

大宋的其他皇帝的确有不作为的地方。

但除了赵炅之外, 到赵佶父子之前, 至少没有因为听闻了敌军渡过黄河, 为了自保就将皇位尽快禅让给儿子,自己逃之夭夭的皇帝。

更没有改弦易张,一日多变,没有丝毫主见。打赢了就要打,不采取任何将军的意见,像是一个红了眼的赌徒,将士和百姓就是他的筹码。打输了就唯唯诺诺的去听主和派, 把所有罪责都推到主战派的头上的皇帝。

姜烟原以为对宦官偏听偏信的朱祁镇够离谱了。

可朱祁镇还有那个胆子上前线。

这对父子,恨不得眼前见不到金人。

这对父子都以为,这次的金人渡过黄河一事就此结束, 朝中依旧在针对割让的三镇争论不休。

靖康元年八月, 金国派使臣来宋。

大聪明赵桓见使臣和监军都是辽国降臣, 吃了金人的大亏,让赵桓又想着联合辽国一同反金。

姜烟看着幻境里的那个赵桓将写着密信的蜡丸交给萧仲恭,摸着下巴怎么也想不通。

“你真的……”她真的不知道怎么形容赵桓的那些操作。

打仗不行,就连做个联合降臣搞点小动作的事情也不去了解一下对方到底是什么人的吗?

况且,这些人向金国臣服。辽国已灭, 大宋在金国的东西两路军下打得节节败退不说。

种师道已死, 李纲被贬, 姚古降职。

萧仲恭又不是傻子,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跟被辽国和金国都瞧不起的大宋皇帝做交易?

他若是有复国之心,就不会投降金国。

赵桓也看着蜡丸被送出,一张脸也不知道是被气红的,还是羞红的。

“他甘愿当金人的狗,这也非我所愿。国仇家恨,我亦没想到这萧仲恭竟然放下得如此迅速。竟然一回到金国便将蜡丸奉上。我,我,我……”

赵桓“我”了半天,也“我”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在主战与主和之间来回摇摆。

时而想要捍卫自己身为皇帝的尊严。

时而又不愿意惹出那么多的事情。

赵桓每每想起种师道的死,也是满脸的可惜和懊悔。

如果种师道还在,这一切也不会如此。

姜烟懒得听赵桓的废话,顺道瞥了眼在旁边低着头不愿意被发现的赵佶。

她发现,这对父子俩五官很像,性格更像。

都不愿意承担责任,都希望遇到事情后能有一个人给他们背锅。

赵佶把锅给了赵桓。

赵桓把锅给了李纲。

因为蜡丸,加上三镇的事情一直没有定论,金兵再次来犯。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又没有了种师道和李纲,对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来说,带兵攻宋简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完颜宗翰的西路军九月出兵,第二天便大破宋兵,进入山西,半月后打下太原。

完颜宗望的东路军稍晚几日出兵,仅半个月,河北大半陷落。

同年十月,宗泽在河北抵御金兵,赵构有意前去金人营帐与完颜宗望针对此次战事商议,可有肃王赵枢下落不明的前车之鉴,宗泽竭力阻止。

最终赵构放弃前去,改道回了相州。

“金人都知道中途休息,等粮草齐全再打。”姜烟倒是想要去前线看看,可这两个混账玩意儿就算是在幻境里,也不敢去战场。

这一切的消息,都是姜烟在开封听到的。

与上一次攻宋不同,这次金人的东西路军都在原地进行了休整,等粮草齐全后,于同年十一月先后抵达开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