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59)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他要让大汉天下扩张再扩张。

要成为比他的父亲、祖父,甚至高祖还要名垂千古的帝王。

他也做到了。

上天像是极为偏爱他。

年少继位,敏锐的察觉到汉王朝需要改变。

于是他不再继续父辈祖辈推行的黄老学说,而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行推恩令。

给后人明确示范了,身为天子要如何一点一点的将权利紧握在手中。

寸毫也不容人觊觎。

青年时期又接连遇到名将名臣。

晚年昏聩,却又给了他当头一棒。

轮台罪己,是他给自己,也是给大汉最后的一根浮木。

姜烟看着他伸手在地图上轻点。

桌面的地图也突然动了起来。

从那个小小的窗口,仿佛可以看到在未满二十的霍去病领兵一万,在戈壁黄沙中犹如闪电穿梭。

日月星辰在他身上流淌,黄沙飞舞的姿态也好似在为他喝彩。

那对小小的骑兵,在地图上驰骋。

姜烟看到,他与匈奴交战,又越过了焉支山,最后在皋兰山下一把抓起了匈奴信仰象征的金人。

之后,未能与公孙敖会合的霍去病又一路深入。

马蹄声细碎,杀声连天。

随后,悲歌在草原弥漫:“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①

“不够!还不够!”刘彻双手撑在桌上,姜烟抬头却看到对面的刘彻明显比之前看起来成熟了许多。

他似乎分不清楚这是幻境,沉湎在自己的荣耀与威名中。

“打!继续打!”

姜烟在对面发不出任何声音。

这是一个被刘彻控制的幻境,她没有掌控权。

只能在旁边无声的看着,只能见证这段属于刘彻的历史,而不能介入。

地图上仿佛有一道燎原之火,随着匈奴百姓的悲歌迅速在草原大漠蔓延。

越过离侯山、涉过弓闾河,最后将地图上的狼居胥山烧成了一个刺目的黑洞。

这时的霍去病二十一岁。

姜烟面前的刘彻三十七岁。

匈奴单于逃去漠北,从此漠南无王庭。

“卫青。”刘彻双手握拳,念一个名字,便握紧一个拳头:“霍去病。”

他信任这两个人。

但,刘彻的先祖太明白外戚过于强盛,会导致的后果。

他松开左手,轻声道:“卫青不会怪朕。去病年轻骁勇,定然能为朕开疆拓土,奠定大汉万世基业!”

姜烟看着因为胜利而狂喜的刘彻,悲哀的摇头。

她在刘彻的幻境里说不了话,却知道。

那个抱着黑马,迎着夕阳,哪怕满脸血污也笑着跟同僚夸耀自己英武的年轻将军,就要离开。

被火焰灼烧过的地图上,出现一匹黑马。

马背上坐着被汉武帝寄予厚望的年轻将军。

他朝着夕阳奔跑,速度快得仿佛要追上太阳。

“你要去哪里!”刘彻猛地起身,双手在地图上抓着,仿佛要抓住远去的霍去病。

“你不准走!不准!”

马蹄声和着年轻将军的笑声。

他虽然没有完成自己心中许多想要完成的事情,不能见到亲人最后一面。

可他做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他生来就是该在马背上骁勇作战的,就是死,也要在马背上,握着他的刀,拿着他的弓。

图中的霍去病仿佛听到了刘彻的声音。

飞驰的黑马停下,将军看向远方。

那是长安的方向。

别了,舅舅。

别了,陛下。

永别了,大汉!

随着地图渐渐恢复,上面依然有兵戈铁马的痕迹。

却看不到那个风姿绰约,惊才绝艳的将军弯弓搭箭,一把长刀在敌军中无人可挡。

宫殿内似乎温度下降了许多。

刘彻不再看地图,面前却摆放着许多布帛和竹简。

“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原陛下诏有司……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刘彻捏着竹简,手背上青筋爆起,紧咬着牙却又不得不接受。②

那个在自己面前长大的孩子,真的离他而去了。

去病,去病。

盼着他平安健康,盼着他长命百岁。

却走在了他们所有人的前头。

“陛下!”卫青破门而入。

他和霍去病也被困在了刘彻的幻境里。

只是他还稍有余力,想办法挣脱了束缚,又强行夺取了幻境控制权后,这才知道了刘彻和姜烟所在。

也因为卫青这个举动。

也让姜烟险些控制不住那股恶心的感觉,差点吐了出来。

她再也不说嬴政难伺候了。

刘彻可要任性多了。

卫青的出现,也唤回了刘彻的理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