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640)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听姜烟这么说,范仲淹几人有些意外。

他们没有想到这一点。

也不怪他们会如此。

在宋朝,虽然才女倍出,可这些女子都是在家受教育。

去书院的也并非没有。

但极少。

“那我们再想想吧。”王安石率先开口,说:“是我们想当然了。况且,这笔钱也不多。只有几万块钱,真要助学的话,想来也是杯水车薪。若是这笔钱用出去还要顾虑男女,也太可笑了。”

王安石紧锁着眉心,他们也没有想到,原来这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几百年后,竟然也会有这么多令人叹息,又无奈的问题。

“女子……”范仲淹口中像是堵塞了一般,半天说不出话来。

“多谢姜姑娘了。”晏殊拱手道谢。

三人的表情倒是没有之前那么激动,只剩满脸的叹息和思索。

作者有话说:

想写这个,也是蛮唏嘘的。

我小时候认识一个姐姐,很多综合原因她十七岁才到我家这边上初一,上了一年又走了,我姨妈有给钱让她回老家继续读书,但是最近听说她回去念完了初中就结婚了。我姨妈当时不知情,后续又给了几年钱,其实都被用于做家庭开销。(给钱也是因为他们上一辈的陈年旧事,很年代文狗血情节。)

这其中很多事情蛮复杂的,我知道的也不多。

但是我记得初中的时候,我为了买个笔盒,早上不吃饭攒钱,是那个姐姐给我买了一个星期的饭团和拌粉。

现在也没有联系了,想想真的很可惜。

感谢在2023-03-26 23:51:19~2023-03-27 20:33: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chass(我不是在印度)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如痴似水 22瓶;夕影 10瓶;风倾 5瓶;小铃铛、九七春时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94章

◎几百年前也曾有一位娇俏可人的女人手持扇子在阳光明媚的花园中扑蝶。但最后,无论是娇俏的女人,还是精美的缂丝扇。都碾碎在◎

姜烟也不知道他们后面是如何讨论的, 但在离开之前,晏殊拿着一张银行卡找到姜烟。

“这里面还有苏轼兄弟俩这段时间开直播赚的钱, 赵佶去卖了两幅画, 柳永陆游他们都的填了几首词,还有一点是那些教授给的辛苦钱……”

晏殊倒是每一笔都记得很清楚,一一说完所有人的功劳后, 晏殊说:“都是同一件事情, 这笔钱就添进姑娘一直在做的助学项目里吧。这世道如何, 我们这些几百年前的人也不好多说什么。但愿往后会越来越好。”

“一定会的!”姜烟语气肯定。

就像推翻压在百姓头上几千年的皇帝一样,也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

大概是在姜烟缺德建议下,王安石他们重振旗鼓,在网上跟那群学生打了个你来我往,两败俱伤,全军覆没。

学生们拉着可爱的网友绞尽脑汁的刁难几人,这几人就拿出了当年考科举的架势, 不仅自己翻书,还背古籍。

苏轼甚至一边啃猪蹄一边背出了自己当年考科举时写的策论。

最后只有那群教授高兴得这大半个月每天都在过年似的。

又是缺失的古籍,又是古代文人的科举答卷。

他们简直不要收获太多哦!

最后一天, 姜烟原以为会是离别的悲伤, 结果下楼就看见依然忙碌的范仲淹几人, 以及在买机票回来的同时还网购了一堆特产和网红小零食回来的苏轼正在客厅一边看电视剧一边狂炫。

电视剧还是一部以“苏小妹”为女主设定的古装剧。

姜烟大约有点印象,但不多。记忆里这部剧的收视率一般般。

毕竟,影视圈倒退十几年,当年的扑街剧放到现在说不定都能在中上水平。

“好吃吗?这不是年初很火的乳扇?”姜烟也坐在苏轼身边,伸手拿了一块玫瑰乳扇。

结果也不知道是网购的产品有问题, 还是苏轼做的有问题。

玫瑰酱的香气是有的, 可口感像是在嚼橡胶。

吃完一根姜烟的腮帮子都酸了。

苏轼摇头:“可能是我买的不对。”

然后同样摸着腮帮子, 又苦着脸说:“真是可惜,这么快就要离开了。若是我回去还能记得这里的一切,定然不会忘记姜姑娘的。”

当然,苏轼也不会忘记烤苕皮、冷锅串串、麻辣火锅、毛肚、鸭血、薯片、蛋糕、泡芙、辣条……的。

“若是能一直生活在这里就好了。”苏轼长叹。

“如果可以,我也希望你们能一直留下来。”姜烟也认真的说。

赵构那几个人无所谓,但苏轼他们,姜烟是真的很希望可以一直留在现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