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651)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他现在还不是很明白地动仪为何能让眼前的姜烟如此激动。

只是, 既然人家问了,他好像是要回答的。

“那……这……哎呀!”姜烟激动得手足无措,又赶忙绕过小桌台:“走走走,我先带你去休息,待会儿可能会有几位教授与您沟通一下。尤其是地动仪的构造和工作模式,您先好好休息,我这就带您去看看房间。”

张衡都被姜烟的热情弄得有些手足无措。

略有惊慌的被推着往外走, 出门之前还望了一眼在他之后拿房卡的男人。

那人的穿着明显是宦官,面上白净无须,还颇有富态。

见张衡看来, 朝着他轻轻颔首一笑。

走在后面揣着兜的明燕晃晃荡荡走来, 注意到这人, 说:“没人带你去看房间?”

“倒也不是,那位小哥临时落了些东西,去拿了。”男人说话始终含笑,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明燕也只是在姜烟面前看起来“二”一点,眸子微眯, 好似不经意的说:“到了现代也不用这么下意识的恭维别人。哪个房间?我带你去看?”

蔡伦一怔, 随后又笑:“那便麻烦姑娘了。”

“小事。”

姜烟没有注意到后面, 只热情的带着张衡去看房间。

路上给张衡说明现代对复原地动仪的重视,以及现代科技在地震预测方面的进展。

“一直以来民间都有许多人对地动仪好奇。只是根据后面的考古所得,之前我们印在历史课本上的那个复原地动仪应该是错的。可具体是什么样子,内部构造又是怎么样,都在猜测和摸索……”

有关现代科技,姜烟知道的也不多。

她毕竟是文科生,最清楚的就是关注有关地震消息播报的微博账号。

张衡却听得心潮澎湃。

之前看视频的时候,主要讲述的其实都是朝代更迭时的历史发展,更倾向于政治事件。

对于文化和科技发展,纪录片并没有容纳进去。

毕竟,这只是为了让他们更迅速的了解各个朝代的变换。

文化科技这些也有更为详细的纪录片,这一般都是他们之后会自行选择观看。

姜烟翻出科研小组提供的手机:“小红小红,调出《科教兴国——东汉》纪录片,跳到张衡内容。”

手机屏幕跳动几段波纹,传出一个女性电子音:“好的,请稍等。”

几秒后,屏幕画面自动横屏,一开头便是特效制作的地动仪、浑天仪、瑞轮荚、指南车等模型一一展示过去。

张衡难以控制好奇心的凑过去观看,瞬间就移不开目光了。

走路都是挪着步子小心移动。

“您的生平虽鲜少有人知晓,但说起地动仪,说起浑天仪,谁也忘不了您。”姜烟干脆把手机塞到张衡手里:“待会儿陈稳他们会把手机调试好,然后安装好电话卡再给你们。不会使用的话,只要念‘小红小红’,再说出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了。房间里大部分电器都接入了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关灯开灯,开暖气,开加湿器这些都是可以操作的。”

姜烟领着张衡到他自己选择的房间。

确定只有张衡一个人住后,姜烟就叫来了一个帮手,一起把两张标准的单人床合并在一起,把房间格局稍微变动了点。

这也是之前就考虑到的。

如果两个人住,床可以随时分开,装修风格参照的都是标准酒店房间。

一个人住的话,床也可以随时合并。

张衡还没有看完有关自己的那一段内容,但耳朵通红,眼神透着激动,也透着害羞。

“这真是……”张衡舌头打结,然后抬手捂着眉眼,但控制不住上翘的唇角却泄漏了他此刻的欣喜:“我如何配得上这般盛名?”

“那您可就谦虚了。”

比起帝王将相,姜烟一直都对古代科学家、文学家更为亲近和看重。

这一路走来,虽然还有陌生感,姜烟毕竟是对这些交际游刃有余,率先拿出了自己的态度。

对面的张衡也很自然的放下了之前的拘束感。

“因为浑天说更接近现代天文学中的天球概念,再对比同时期的盖地说,您在天文领域还是很有分量的。”

如果说王贞仪在数学和天文学领域中一颗闪闪发亮的星星。

那么张衡的存在更像是一颗启明星。

对比西方那些脍炙人口的天文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

张衡丝毫不逊色。

不仅如此,张衡精通画艺,擅长机械制造,文学领域也小有名气。

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的全才。

张衡略有不舍的把手机还给姜烟,再看这房间里的陈设,突然有感而叹:“姑娘所说,我此刻还是有些朦胧。这好比一场大梦,令人难以平复心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