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668)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李通如何了?”邓晨问。

刘秀双手握拳, 片刻后才说:“喝了酒, 如今睡下了。”

邓晨颔首, 抬头看向前方:“文叔,从前是不得不打,如今是必须打下去。我想做出一番事业,不仅是为了给家里人看,让邓家不因为我而被指指点点,也不想辜负了阿元。”

因为他的起义,新野县令不仅派人将邓晨家一通打杂, 还一把火烧了邓晨先祖的坟墓。

汉人对生死大事看得极重。

在他们看来,人躺在棺材里,被封在坟墓中, 并不代表他真的死了。他只是去往了另外一个世界, 在那个世界生活。

新野县令将大火烧到祖坟, 这是对邓晨,也是对邓家的警告和惩戒。

也因为如此,邓家修书一封寄来给邓晨,通篇都是质问他为何要跟随妻子一族将整个邓家置于烈火烹油的危险境地。

言语中也不乏有针对刘元的内容。

邓晨深吸一口气,双手几乎要将葫芦捏碎:“文叔, 宛城必须打。要打得那些人再也不能瞧不起我们。要让阿元母女……”

后面的话被悲戚声吞噬。

邓晨不后悔跟着刘秀和刘演起事。

如今做了, 那必然要做到最好, 否则他还有什么颜面去面对老家的族人?哪怕死后,也不敢去见阿元母女。

“好!”刘秀应声,对邓晨承诺:“必须打。要让新朝不存,以祭我兄姊在天之灵!”

不仅邓晨家中遇事。

与刘秀关系匪浅,除了刘仲和邓晨外最早相应刘秀的起事的李通家中更是惨遭灾厄。

李通在长安的父亲李守与家人都被王莽下令被杀,为李守说话的同乡黄显也被处死。而南阳老家生活的族人也一并被害。

六十四人被焚尸于闹市中。

待邓晨悲伤到晕厥过去被人带走,姜烟这才靠近刘秀身边。

他握着酒壶,却丝毫没有要喝的意思。

只看着酒壶上的刻纹,又摸出了那枚金错刀。

“姜姑娘,你知道我那时在想什么吗?”刘秀紧捏着金错刀,狠狠将手里的酒壶掷出去:“我自幼读书,爹从前同我说,攻心为上,杀人为下。可我到这一刻才明白,论攻心,哪怕王莽不是有意为之,他如今也赢了。可我,只想杀人泄恨。杀了王莽,杀了那些新朝士兵。”

他的心乱了。

小长安之战不仅兵败。

刘秀与王莽新朝的第一次正式交锋,输的一塌涂地。

如今军心萎靡不振,本就是一群绿林豪强组合而成的队伍,分崩离析也只在一念之间。

姜烟见识过许多残酷。

也曾经有一位赤手空拳打天下的皇帝,当他坐在帝位后,却渐渐地发现身边人一个个的离开。

他在龙椅上整日疑心,又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警醒,要留下一个更平稳好掌握的朝堂和政权给自己那个年轻的孙子。

刘秀亲眼见到亲人在战场死在敌人手中。

一次又一次。

姜烟突然觉得,刘秀还能保持后来乐天的性格,都可以说是奇迹。

“只是我后来又想。王莽那些人不就是想要看到这个样子?我偏不!”刘秀起身,将手里那枚金错刀犹如飞镖一样掷出:“他要杀我,我定杀他。”

刘秀转身,不去看那枚被刺入岩壁里的金错刀。

“刘文叔必报此仇!”

姜烟没有追上去,而是提着裙摆小跑到了旁边的岩壁旁,两只手紧紧捏着那枚金错刀,咬着牙废了不少力气才把刀币拔出来。

旁人不知道,史书也没有记载。

可姜烟是一路都跟着刘秀的。

哪怕中间有过迅速过场,她也看到过刘秀在长安求学时偷偷看兵书,修习箭术和弓马。

否则,他真的回来种了几年的田,还能在起事的时候说骑牛就骑牛,说骑马就骑马?

只是……

“他什么时候练的飞镖?金庸小说里的小李飞刀居然不是虚构的武侠?”

姜烟也不急着追上去。

她这一路也发现了。

大概是童年时期充实又幸福的基础,刘秀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很强大。

小长安之战,在大哥刘演看来是极大的打击。

可刘秀却能很快重振旗鼓。

不仅如此,他不会让自己沉湎在仇恨里,而是将这份情绪化作力量。

所以,兄弟俩很快将散乱的队伍整理好,又有刘伯姬亲手绣出大旗重振士气。

只是兄弟俩都意识到,舂陵军相比新朝大军还是很弱小。

要攻下宛城,必须团结其他力量。

新朝末年,赤眉绿林声势最大。

其中,刘秀和刘演兄弟的舂陵军其实也是绿林中的一支。

此外,绿林还有新市兵、平林兵、下江兵三支队伍。

新市的王匡和王凤是绿林的核心人物,他们之下才是平林和下江两支队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