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18)

“这是一句谚语。”温润给他解释:“世上三事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摇船、打铁以及磨豆腐是三件最苦的活儿,干活期间不能有片刻停歇。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种地还能休息个一时半晌的呢,可这三个活儿,却不行。”

“哦哦,对!”王珏恍然大悟:“这三个活儿,是不能停歇。”

“怪不得是最累的三个活儿呢!”王瑾也明白了这里的意思。

第二天便是过大年,晚上就是除夕夜了。

家里的人都换了新衣服,温润看了看翠花婶子:“您不去老杨家过年吗?”

“不去了。”翠花婶子摇了摇头:“我的工钱,我给姐姐姐夫都买了新衣服,给孩子们也做了新衣服,过年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我、我就不过去了。”

她是怕被人嫌弃。

哪怕杨大婶没那个意思。

她也怕姐姐在家难做人。

翠花婶子的工钱不多,她平时也没什么可花销的,温润分给她的福利,她都送去了杨家。

那里算是她的娘家了。

看翠花婶子这样,温润心里也不好受,就不再提这个话头,换了个问题:“今天我们都要做什么?”

他们家现在就剩下温润,王珏、王瑾和王玫。

陈强家的与陈旭,还有就是翠花婶子了。

家里门窗紧闭,这是防止有什么脏东西进来。

“先把门神和对联都贴上,还有福字。”陈强家的道:“后厨房里有我们俩,您带着孩子们在前院玩吧,放个鞭炮什么的,驱驱邪气。”

平时觉得热闹,那是因为家里人多一些,现在一口气走了六个长工,家里顿时没了一半的人手。

哪怕他们临走的时候,连木柴都给弄好了。

那也差着点人气。

温润只好带着四个孩子去了前院,他带着对联,门神和福字。

“换一下门神。”温润意气风发:“还记得王安石的那首《元日》吗?”

“记得!”三个孩子异口同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温润看着门上其实还挺新的门神画像:“尽管咱们这门神,看着还挺新的,但也是去年的了,换了吧!”

他们家大门上的设计,是带着一个凹型,正好可以将门神贴进去。

门神画像是贴在薄薄的一张竹板上的,镶嵌进大门留下的那个凹型里头就行了,只要周围固定住,就算完事了。

对联么,温润看着对联:“哪个是上联,还知道吧?”

“知道的,哥夫。”王珏笑着道:“您写的时候教过我们。”

“那你们知道什么叫对联吗?”温润却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啊?”三个人傻眼了。

对联,不就是对联吗?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温润道:“说白了,就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有上句就有下句,从来都是一对一对的,是很有趣的文学游戏。”

三个少年听了之后,若有所思。

第61章 第一年除夕

“好了,贴对联吧!”温润不让他们想太久,就开始招呼他们干活了。

他给自己家大门选择的对联,是考虑了很久才确定下来。

上联:新春大吉行好运;

下联:佳岁平安照福星。

横批:事事如意。

大门上还挂好了大红灯笼,上头大大的“福”字看着就那么喜庆。

这副对联普普通通,但是寓意好,他们家不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了,所以很多事情都要注意。

垂花门的对联,就很有内涵了。

春到堂前添瑞气,辉盈庭内起祥云。

横批:万福频臻。

这个显得温润有些才情,但是放在二门这里,能看到的人不多,显得谦虚一些。

能看到的人,势必会觉得文采不错。

温润亲自去了马厩,在那里贴了“六畜兴旺”的红纸。

谷仓里,是王珏去贴的,贴的是“五谷丰登”的红纸。

王瑾去的是房梁上,他贴的是“抬头见喜”四个大字。

等贴吧妥当了,四周已经都是红纸片儿啦!

温润看喜气洋洋的整个家,乐的见牙不见眼。

屋里头,王玫小姑娘将窗花都贴上了,红色的窗花,鲤鱼跃龙门,金鸡报晓,双福童子等等,雪白的窗户纸,正红色的窗花,相映成趣。

陈旭给她递东西,帮忙捣鼓浆糊。

温润还跟他们放了一点小鞭炮,更买了不少摔炮给他们玩。

将几个孩子穿戴厚实之后,让他们在门口玩一下,中午阳光正好。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