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204)

“就凭她?还康妃?”熹妃娘娘气的要吐血,这个称呼一出来,她的脑袋上,又有人比她高了一头。

“圣旨已经下了,现在虽然不能册封,举办典礼,但是该改口的都要改口。”这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宫里的人都是向前看的,人家康嫔出了月子就该举办典礼,正儿八经的康妃了,何必找不痛快呢?提前叫了,也不算是违抗圣意。

可你要是还喊“康嫔”的话,不止康妃不高兴,皇上那里,也有抗旨不尊的意思。

咋说都不对。

“嬷嬷,为什么只有我吃亏?”熹妃娘娘眼泪哗哗的流,都冲花了脸上精致的妆容。

“娘娘啊,你太激进了。”曹嬷嬷是熹妃娘娘曹氏,从家里带来的老嬷嬷,其实曹嬷嬷也是从宫里出去的宫女,只不过后来又跟着曹氏回了宫里头,越发老成持重的她,没少给曹氏出主意,不然曹氏这脾气,早就在后宫泯然众人矣了。

“好吧,给本宫收拾一下,本宫一会儿就去看看康妃!”发泄过了怒火,熹妃娘娘又成了那个贤良淑德的熹妃娘娘。

她发火的时候,这边的王珺跟温润俩人,去见的两位容嬷嬷,现在是在一个叫清风殿的地方当差,这个地方听着名字不错,实际上是个比较空旷的大殿,四周虽然雕栏画栋,可却有不少可以打开窗户,殿里永远都有徐徐吹过的风,故而叫清风殿。

据说是给皇帝与后妃们纳凉的场所。

当然,冬天这里也同样冷得很。

不过这里胜在清闲,安静,虽然待遇肯定一般般,可夏天么,这里也会热闹一些,如果万岁跟诸位娘娘来这里乘坐纳凉,那就更热闹了。

今天没什么人来,这里只有两位容嬷嬷,和三五个认识的女官,坐在一起聊天,不过不敢坐在主位上,她们只是拿了小凳子,坐在一个殿堂的檐下,趁着天光大亮的时候,一边绣花,一边说一说闲话。

比如说某个嫔娘娘的娘家,以前不管娘娘的,如今娘娘做了嫔,才上杆子来套近乎,明年要选秀了,又巴结娘娘,希望自家送来的女孩子,能被选中。

那位嫔位上的娘娘就是个小透明,在后宫不显山不露水,也没多少宠爱,要不是资历老,升嫔位的时候,根本没她什么事儿。

她娘家的要求,实在是强人所难啊!

因为这位嫔主子,什么事儿都不管,怎么助力家里送来的秀女啊?

还有一个从宫女升上去的,先做了才人,后来做了美人,趁着皇后娘娘去世,她哭得最为凄惨,就升了婕妤,而去年趁着这次升迁,成了个昭仪。

只不过,有点贱骨头,这才成了昭仪,就想当个嫔,可惜身份摆在那里,从宫女升上来的,必须一步一步的往上升,不能越级。

这个宫女也是个厉害的女人,她是趁着皇上喝醉了,才爬上了龙床,皇上估计都把这个女人忘记了。

听说这应该是她能升的最高位分了。

毕竟一个宫女,又不是什么大家闺秀。

按照本朝的规矩,沿袭了前朝的习惯,这内监和宫女的来历,一般都是战俘,哪怕是孤儿孤女,都有福利机构收养,送入宫的除了这些,还有就是一些抄没的人家,三五岁的孩子,还不记事的时候,就会没入宫廷效力。

所以像是这样从宫女上位的女人,终其一生,最多是个嫔。

而且除非是没有其他皇子了,否则就是她们生了皇子,也不可能被选为东宫。

毕竟后宫有看母用子,或者看子敬母。

皇家是没的说了,可母家同样很重要。

只是一个昭仪,也不是她们这些女官能惹得起的,听说伺候她的几个宫女,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是被打的,不少太监都另寻出路了,这位昭仪下手越来越没有轻重,恐怕闹出人命来。

另外有个嫔,也是从昭仪升上去的,看到康嫔娘娘成功有孕,生了皇子,就坐不住了,找人给自己的母家递信,要一些上好的助孕坐胎药,也打算邀天之幸,能有个孩子。

不管男女都好,起码最近看来,能给皇家开枝散叶的都上了妃位啦!

顺妃,康妃,熹妃都是有孩子的人,另外一个消息,就是有个昭仪也有了身孕,只是月份浅,还不知道是不是成功受孕,要下次请平安脉来确诊。

正聊着呢,温润他们就出现了,其实她们听了一耳朵,多少知道这些人说的都是宫里的情况。

不过一般人是不会来这里的,何况领头的还是马公公。

几个女官见状,赶紧躬身行礼,然后告辞离开,明显这是找两位容嬷嬷有事情,她们不是那种没眼色的东西。

留下只会让人讨厌。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