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304)

俩孩子只顾着跟爹爹和父亲玩了,没来得及做呢,正好吃过了晚饭,消化一会儿,打好了络子,就洗洗睡下了。

冬天是麻辣烫的买卖高峰期,温润家里也终于,迎来了冒雪前来的老杜头儿:“不少人去陈兵镇,想买辣椒籽儿,咋办?”

“卖!”温润大手一挥:“不过跟他们说,这辣椒啊,垦荒的地也能种,看好了就行,一定要育苗之后,才能栽下去,其实不育苗也可以,不过育苗能保证产量,而且也不会浪费种子,咱们这儿,种子还是少,要多的话,就卖遍全天下了。”

“是啊!是啊!”老杜头儿擦了擦汗:“那卖多少合适啊?”

温润的辣椒籽儿,都在陈兵镇,陈兵镇的人家里,也有一些辣椒籽儿,留下自家种植够用的,多出来的乘着温润的顺风车,一起卖掉。

“都是什么人买啊?”温润好奇的问了一句。

“都是一些大地主,其实幕后的靠山,门槛儿都不低。”老杜头儿小声的道:“不卖的话,容易得罪人。”

这二年来,辣椒是名声在外啊!

多少人求而不得,吃麻辣烫吃的晚上没得卖了,做梦都在咬牙切齿啊!

温润得意了:“那就卖给他们嘛,十两银子一斤辣椒籽儿。”

“十两银子?”老杜头儿瞪大了眼睛:“十两?这么贵?”

“贵什么?”温润一点都不觉得贵:“那一斤辣椒籽儿,多少呢?何况辣椒籽儿那么轻,一斤够种多大一片地啊?咱们掏辣椒籽儿的时候,大妈大婶们的手,都辣的通红,大嫂大姐们的手,嫩一点儿的,都辣的起皮了,那么辛苦才掏出来的辣椒籽儿,凭什么贱卖啊?今年咱们头一次开卖,就十两,明年降价,五两,后年降价一两,以后就保持一两银子一斤的价格,咱们这头一块肉,必须要吃的香!”

其实就是往回搂银子,温润这三年可没少投入。

如今该见到回头钱了,于是非常黑心的将辣椒籽儿,定位为高价商品。

这价格,一般的农家小户,是种不起了。

“行!”老杜头儿狠狠的点头:“老头子这就回去,让他们放开了卖!”

“别,一起卖!”温润叮嘱他:“就在您家交易,双方确定好,购买合同签了,以后他们要是不正确种植,没发芽什么的可赖不到咱们家。”

温润怕他们摊上个老赖啥的,那就欲哭无泪了。

合同家里有现成的,回去找个秀才照抄几份,谁家买了辣椒籽儿,签合同,一拍两散,完事儿。

“唉,一定!”老杜头儿回去了,进了腊月的时候,给大将军府送来了一批杂粮熬腊八粥,并且送来了一份分红。

整整三千两银子,温润摸着银子笑嘻嘻:“虽然回报少,但好歹推广开来,大家不缺辣椒吃了。”

“你可别说辣椒了。”王珺一听他这得意的话,就有些脸色发白:“听说有不少嗜辣的老爷们儿,那啥了。”

“那啥了?”温润好奇的问了一句。

“痔疮犯了。”王珺回答的吭哧憋肚。

“胡说,这跟辣椒有啥关系?”温润坚决反对背这口黑锅:“没辣椒之前,他们不也有痔疮吗?”

俗话说得好,十男九痔。

而这种毛病的多发人群,是老年人,孕妇,久坐人群,便秘或腹泻患者。

没说是吃辣椒吃多了,也得痔疮的,不过有一定的因素在内而已。

现在辣椒才面世几年啊?就有人吃出痔疮来了,开玩笑呢?

“反正御医和太医都叮嘱了,少吃为好,多吃就不行了。”王珺道:“大夫的话,不能不听。”

“那你听吧,我还想吃麻辣烫呢!”温润对麻辣烫情有独钟:“昨天吃到了西街口倒数第二个的摊子,明天去吃第三个。”

“麻辣烫除了辣椒卖得快,还有芝麻酱也消耗不少。”王珺笑着道:“外城新开了好几家香油坊。”

香油坊除了榨香油,还做芝麻酱!

“哦,好事儿,要是再有点腐乳……哎呀,腐乳也可以加进去!”温润想了半天,终于想明白了,腐乳啊,这东西一般都是臭豆腐的前身。

“腐乳?那不是力工们爱吃的东西吗?”王珺皱眉:“好像是叫这个名字,不过也有叫咸豆腐的。”

“不管了,就它了。”温润大手一挥,第二天就拉着王珺上街找臭豆腐去了。

倒是真的找到了一个在南郊的酱菜作坊,没有臭豆腐,倒是有腐乳,不过不够红,温润让他们用酒曲发酵,然后做了一大酱缸的红腐乳出来,专门在过年的时候,给大将军府送去了。

好么,温润用芝麻酱,腐乳和韭菜花酱放一起,涮羊肉吃,那叫一个美!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