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319)

“可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别看都是草莽之辈,还是有人间清醒存在的,并且发音了。

“怕什么?京城待不住了,去江南,去塞北,哪儿不可以?大不了回老家就是了。”按照道上的规矩,兔子不吃窝边草,他们犯事儿,也从来不在自己的老家那里,所以他们在老家的身份是真的,也是平民百姓,没有犯罪记录,没有证据,官府也不能动他们,因为在当地,他们有的是亲朋好友,要是无缘无故被人抓了,肯定会有很多人站出来,给他们解围,或者喊冤。

“老家也是朝廷管的地盘。”人间清醒说出来的话,十分的刺耳,但却是实事。

老家也不例外,那里也有官员,也有捕快,甚至一旦事发,他们的亲朋好友,甚至是宗族,都有可能受到牵连,朝廷对犯罪的人,一向是严厉打击的,而且在当地,有人做了坏事儿,被官府惩罚,跟他有关系的人,也会抬不起头。

“那就去关外,海外!”药老的想法,非一般的年轻人能有的,亏得他这么大年纪,不眷恋旧土:“到了那里,就凭咱们的本事,还不是如鱼得水?如虎归山?”

“无故离开国土,经年不归者,视为叛逆。”又有人清醒了过来:“死了也进不了关内,埋不在自家的祖坟里。”

本朝对外态度强硬,联姻和亲的都是混血公主。

对本国人在自己的地盘上,想去哪儿还得有个路条凭证呢,去关外都是做买卖的商队,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你要是在外邦待个三五年的,除非是在外邦做生意,不然无缘无故的你不归国,就会被官府视为叛逆。

别说你想回来,就是你全族、所在的村子,镇子都要蒙羞。

被人看不起!

而且古代讲究落叶归根,要是在外邦异族的地盘上,死了也没个坟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挖了坟,掘了棺材板儿。

因为外邦异族不流行土葬,也不会起什么坟堆儿。

“我们虽然是道上混日子的,上不的台面,但也知道,什么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公孙氏是这里少有的几个女人之一,且生了俩儿子给万人屠,又是个落魄秀才的女儿,从小也是读书识字明事理长大的,哪怕跟丈夫混在道上,也没失了那点读书人的风骨,非常不屑的扫了一眼药老:“您说呢?药老,您年纪也不小了,真不惦记身后事啊?去了外邦,万一朝廷跟外邦说两句话,那帮不懂人语的家伙,还不得把你五花大绑的送回来啊?”

这事儿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道上原来有一伙马贼,劫了边关一位富户送给京中自己老丈母娘的生辰礼,那富户倒是没什么,可他的老丈母娘是一位宗室女,宗室女又有一个比较硬的娘家,最后那伙马贼跑到东边的辽地,隔了个长城啊,愣是让辽地总督,派了大批兵马出关,那外邦的部落也不敢包庇他们,直接把这伙马贼给五花大绑的送来了,并且还送给辽地总督一大堆的赔罪礼物。

还有一个飞贼,闯入了一个千金小姐的闺房,让人家名声受损,那小姐想不开,直接跳楼了,这可了不得,任凭那飞贼上天入地,跑到海外的倭国地盘上,愣是让南边儿海军的彭大将军,带人亲自去了倭国要人,一天不交出来,彭大将军的海军就让倭国的海船,一天不得出港口,没用七天,那飞贼就被人捆绑的跟个粽子似的,交到了彭大将军的手里,顺便倭国的一个什么大名,送了彭大将军两箱子的金银珠宝赔罪,那些出动的海军的所有花销,也都是倭国给开付的银子。

更有一个臭名昭著的采花大盗,被追的走投无路,也跑去了东边的高丽国,结果道上的人也有在高丽国混日子的,一见到这个王八蛋就气不打一处来,听闻朝廷跟高丽国打了招呼,干脆给这家伙下了蒙汗药,送去高丽国的衙门,领了一笔赏金。

高丽国也恨这样的人渣,因为那王八蛋在高丽国也祸害了几个两班贵族家的嫡系小姐,几个贵族高官气不过,直接把人给阉了,然后送给了前来要人的宗主国官员。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而是很多。

只不过一般都是犯了大案子的人才有这个待遇,小偷小摸的,朝廷也没有那个脸面,跟附属国打招呼。

所以一些犯了错误的人呢,就会时不时的跑去国外避避风头,等风头过了再回来,肯定不会有人一直外头的,那就等于是自断了后路。

几个人为此争论不休,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独眼老狼一下子打碎了手里的酒碗:“都别吵了,要真有办法,早就想出来了,吵有个屁用!”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