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33)

温润一愣:“您都知道了?”

这穿得太快了吧?

“我夫人的一个闺中姐妹的女儿,嫁在南城那边,听她婆家的小姑说的,她那个小姑子的女儿,就嫁在温家庄,说那里风气很不好。”孙先生很不高兴:“还有人说他们在城里也很放肆,温家庄,越来越不像话了。”

温润没吭声,他是不想多吐槽。

不过其他人理解为,那里好歹是生养他的地方,所以他不作任何评价。

这才是读书人的修养,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了,孙先生,明年府试……。”

大家谈起府试,自然就热络了起来。

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

这提问的人,都是有把握通过县试的。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

参加府试,报名、保结,与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但保结的廪生要多一名。

他们提及此事,就是看到了几位廪生都在,希望先生能给安排一下。

府试通过后就可参加院试,过了院试就是秀才啦。

这些读书人对于这个很重视,因为他们都不是秀才。

而几位秀才对于这个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明年的乡试。

也就是考举人的那道考试,只要过了乡试,他们就是举人啦!

可是乡试太难考了,上次去了好几个,就温润一个人中举了。

等到聊的差不多了,孙先生家里同样预备了晚饭,比起吴山长家,孙先生家的晚饭就很有意思了。

大煮干丝,清炖狮子头。

红烧羊肉,香菇炒油菜。

孙先生的老妻是苏州人。

而孙先生,则是杭州人。

两口子的口味相近,要不是后来到了这里安家落户,还带不来这地道的淮扬菜呢。

“孙夫人的手艺可真好!”

因为他们都是老爷的学生,孙夫人也上了年纪,孙子都进私塾了。

所以也不用太顾忌什么,亲自下厨给他们做了这么一桌的淮扬菜。

“她呀,今年是心情好,亲自下厨做的,要不然啊,就是家里的厨娘手艺了。”孙先生笑着道:“家里的厨娘,还是她的奶姐呢,因为舍不得她,就陪嫁过来,给她做一辈子的菜,平时啊,我这老爷都管不了。”

逗得大家一起笑哈哈。

说这是忠仆,是义婢。

吃过了饭,温润又喝了点茶水,跟他们又聊了聊,这才告辞离开。

回去之后,看到家里人又快快乐乐的在分东西,这次买了一些小物件,什么好看的络子啊,绣工精美的扇套,做工小巧的荷包……甚至还给温润带了好几份。

温润开心的接了这些东西。

晚上的宵夜是醪糟荷包蛋。

不过温润晚上去看了看两个弟弟:“钱还够用吗?难得有这么个机会出来玩。”

“够用的,其实买的东西多,可是花的不多。”王珏小少年是个很抠门的铁公鸡:“而且我们买东西,可是要讲价的,我买的多么。”

温润可不信他的话,特意扒拉了一下他的小钱盒子,里头的确有不少铜板和碎银子。

不过温润还是往里头又放了十两的碎银子进去:“你们几个别吝啬,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文房四宝也可以买的,还有陈旭,我知道你出门小心,但别怕,该玩的玩,开心一点。”

陈旭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老爷。”

这两天,陈旭出门依然会“化妆”,而且不爱洗脸了。

在家的时候,这小子可打扮的精精神神,可爱干净了。

可现在这小子恨不得能有多邋遢,就多邋遢,连头发不梳理了。

温润又给这小子塞了一贯铜板:“开心一点。”

翌日,温润又出门去了,这次去的是赵先生家。

赵先生家,跟孙先生家的格局一样,只不过赵先生信佛么,故而在一起多谈论的是易经和佛理。

吃的竟然是净口素,都用的素油做的,幸好啊,厨子手艺不错。

而赵先生呢,同样是没让温源跟温浪进门,他们家的门房也信佛,倒是没有孙管家那么冲动,但是也将人拒之门外了。

温润在这里用过了晚饭之后,就回去了。

这一连三天都去的山长和先生家,第四天,他特意去拜访许家,许攸家。

许家大宅,也算是县城里的一个有名的地方。

整个许家大宅,是一个“目”字加上四个跨院,以及跨院外围的一圈下人房。

许家家大业大,温润去拜访,明显许攸是提前叮嘱过了,很快就将温润迎了进去。

许家许老爷,就在正房里接待客人,说实话,他们家的客人也不少,但是能跟读书人沾上边儿的可不多。

温润先跟许攸在偏院的门口汇合。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