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401)

“宁蒗大将军。”王珺一口就叫破了他的身份。

“王珺大将军。”这位也一抱拳,叫出来王珺的名字。

他跟王珺的年纪差不多,在军中来说,的确是青年才俊了,这个年纪当了大将军的人,可不多见。

他同时也是皇上的心腹之臣。

不是的话,也不可能在这么远的距离领军,领的还是海军。

“这位是温雅士。”王珺介绍了一下温润。

“听说过,温雅士。”他还仔细看了看温润,好记住温润的样子:“刚才已经见过太子殿下和老帅了,副帅也见了,一起下去吧,到了这里就跟到了家一样。”

温润跟着王珺下了船,看着码头上的繁华,感叹了一句:“福州是个好地方啊!”

“当然是个宝地,商业发达呀!”宁蒗大将军十分自得。

跟太子殿下汇合之后,被宁蒗大将军领着他们,往海军大营的方向走:“我们这里的驻军五万,辅军两万,能临时征调的民壮也能有两三万,所以我们这儿,防卫力量还不错。”

太子殿下看的是温润:“先生,这里是很繁华,可这里商业码头比军用的还多。”

“这很正常。”温润道:“福州历史悠久,从战国秦汉,福州闽族先民与越王勾践后裔融合形成闽越族地方政权。”

他没说上古时期,也就是石器时代,而是从有记录开始的时候:“自汉武帝平定闽越,迁民于江淮之间后,福州这一繁荣的地方王国曾一度凋零衰落。晋朝的时候,太守严高筑子城,凿西湖、东湖灌溉农田;东晋衣冠士族与百姓南渡,许多姓氏举族入闽,带来中原地区各色文化和技术,宋治平二年,张伯玉知福州,编户植榕,绿荫满城,所以这里的城池,就叫榕城。而且宋代同样是商业发达的时代,海商的税收,支撑了大宋半个国库!元代太短,没什么可说的,前朝你们也知道,七下西洋,还有就是,福州三十六姓开始迁居琉球,而郑和舰队选择长乐县太平港作为停泊基地、物资采办地及开赴西洋的起点,前朝嘉靖年间福州府倭患甚重,戚继光曾两度入闽平定倭寇。自前朝晚期起,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国同福州的接触渐趋频繁,到了本朝更是开放了。”

“先生讲的真好。”太子殿下觉得问对了人。

其实温润也只是简单的说一说福州的历史,榕城地如其名,郁郁葱葱的榕树,在这个海边儿城市里,十分的显眼,而且榕树根基庞大,抓地力强,才能扛得住大风吹。

“这是什么树?这么奇怪?”太子殿下第一次看到大的榕树。

“这就是榕树,不过是大的榕树,咱们看的盆景,都是小的。”温润比划了一下:“这个大,所以你没看出来,而且榕树有很多作用,可以观赏,可以绿化道路,尤其是海边儿,可能防风啦,还有药用……。”

温润跟太子殿下聊了一下,身边的人都在听,等到他们上了官道,自然有仪仗在等待他们,上车之前,宁蒗大将军,敬佩的看着王珺大将军:“你这位,学问不错,头一次听人将我们福州榕城说的那么头头是道。”

“他很有学问。”王珺笑的很自豪。

“听说过。”宁蒗大将军看了看温润跟太子殿下的背影:“他这妥妥的是将来的帝师。”

“嗯。”王珺点点头,就直接上了马。

马匹好久没挨陆地了,还不能马上就跑,只能慢吞吞的溜达。

刚走了没多久,前头就有人拦着路了。

“怎么回事儿?”温润坐在车里,本来就不太舒服,晃晃悠悠的还没等适应,就停了马车。

小豪跑了过来:“老爷,前头有人拦路。”

温润掏了掏耳朵:“小豪你喝多了吗?还是晒晕了?中暑了?这是太子殿下的龙驾,是钦差大臣的仪仗,还有人敢拦路?”

“的确是有人拦路。”小豪肯定的点点头。

“难道是来告御状?”温润想到了一个狗血的可能。

这种拦路喊冤的势必都是天大的案子,告状的都是当朝的权贵。

“不是,拦路的是榕城的官员,最高的是总督,那个,您可能认识,他姓彭,叫彭觉,彭飞是他的亲弟弟。”小豪提醒他:“这个面子,您不给当地官员,也得给他。”

“嗯?”温润一听就皱眉了:“到底怎么回事儿?”

“是福州这边的官员,他们想请太子殿下和您,去榕城那里下榻。”小豪哭笑不得的道:“这是这里的文武之争,宁蒗大将军,把人带去了军中,文官们却是想把人请进榕城。”

他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榕城的城郊,这里也有不少的榕树,但是没有良田,因为这里还能受到台风的威胁。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