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414)

温润不得不佩服这家伙:“你是不是钱多烧得慌啊?这修了路,你也不能收过路费啊!”

“怕什么?”陈旭吊儿郎当的表示:“滇南王府的底子厚着呢,我不花,留给谁花?这修路也方便了大家伙儿,我修的时候,连桥都给改成了石头桥,原来是个木头桥,三天两头的要更换一次,还不如直接修个石头的,百八十年的都不用修一次,百姓们走的也安心一些。”

“你说的好临终啊!”温润吐槽了一下,俩人又闹了起来。

外面骑马赶路的人也发现了这里的不同,王珺看着这通衢大道,也有些感慨:“这就修了道了?”

“修了,是他的主意。”那位说话也不客气,这就把自己人给卖了:“不过大家走的高兴,他也开心。”

王珺不如温润那么习惯吐槽,只是觉得好而已。

他们一路到了永宁县,结果在永宁县郊外的竹亭那里,看到了前来迎接他们的永宁县的官员们。

太子殿下根本没下车,他只是打开了车门的帘子:“这几位大人不用拘谨,本殿下路过此地,今天晚上要在滇南王府休息,就不进县城了。”

他一说完,永宁县的县令大人顿时眉开眼笑:“那殿下可辛苦了,这样吧,臣下不能没有表示,这就送酒肉去滇南王府,永宁县别的没有,但是提供一顿吃食,还是可以办到的,殿下请,殿下请!”

温润哭笑不得的跟陈旭道:“这人还真是个铁公鸡啊!”

“看到了吧?提供一顿酒肉,第二顿都没有。”陈旭指着那人给温润介绍:“别看他这样,才学一般般,但是做买卖是个好手,竹林子里头产的干竹笋、干竹荪等等,他都每年组织人手去采摘制作,然后统一收购,老百姓们也能赚点钱,那些东西在咱们这儿,山里头比比皆是,可他贩卖到外地,就值钱了。”

“买卖人么,都这样吧?”温润没从过商,也不太清楚这个时代的商人都是什么样的,他认识的商人,就鲁明、小胖老板他们了。

可都是做商不说,还做的买卖都是独一份呢。

“也不是。”陈旭道:“这种特产啊,利润薄,一般的商人不爱倒腾这些,路途远不说,还赚不了多少钱,也就是走个量的事儿,商人重利,没多大赚头的东西,他们不倒腾,这个县令大人能为了百姓,倒腾这样不赚钱的玩意儿,无非是百姓们可以从山中采集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底子钱,完全是从大山里捡钱,不然他一个毫无根基的人,在永宁县能混的如鱼得水?”

“倒也是,这人还……哎……?。”温润扫了一眼,顿时看到了几个人,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我出去一下。”

说着他就下了车子,去见了前头站着的人。

“老汕长,两位先生。”温润给几个老人家见礼。

这都是曾经教导过温润的几位老人家。

有曾经县城书院的山长吴桂,吴秋生。

还有两位曾经的先生,孙兴孙钟华;赵谆赵善行。

“你小子行了啊,钦差大臣了。”三个人已经垂垂老矣,但是精神头儿不错,看温润的眼神,一如当年。

“学生当了什么官儿,也是您三位的学生。”温润没有赴过鹿鸣宴,也无所谓拜师,但是他中过秀才,考过乡试,这三位对他的帮助,非常的大。

“好,好。”三位老人家很高兴。

温润邀请他们去他的车子,他们拒绝了。

“年纪大了,不走动了,怕给人添麻烦。”他们三个已经算是高龄老人了。

“我们大概会在这里过中秋,学生想给先生拜寿。”温润笑着道:“不知道老山长今年寿宴怎么办?”

吴山长之所以叫吴桂,是因为他是中秋佳节出生的,那个时候,桂花正好盛开,故而他的字是秋生,本人也很喜欢桂花,老山长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了。

“还没想好。”吴山长呲了呲牙。

“那学生给您想个办法?”温润眨了眨眼睛:“学生这次来,可是衣锦还乡啦!”

“行吧!”吴山长答应了。

温润大喜:“这天气太热了,先生们回去吧,这大热天的折腾你们干什么。”

他扶着三位老人家,上了他们的马车,身边站着莲花坳出来的学子,温润叫他们把人安稳的送回家。

他是不能送了,但是派人送回去就行了。

队伍停留了一下就继续往滇南王府行进。

等他们到了滇南王府,太阳也要落山了。

不过夏天日头长啊,到了滇南王府的时候,人家滇南王府早就预备好了。

陈旭给太子殿下和钦差大臣带路:“这座王府是新建成的,所有的东西都没人用过,殿下您就入住银安殿,钦差大臣入住平安苑。”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