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43)

他只好跟着人到了二进门那里,小厮就打开门,放了他进去,自己却没有进去,而是关了门,转身回去了。

温润进了门,就看到这后院的真面目。

果然有几株盛开的梅花树,还有其他十几棵树木,但没开花。

梅花树下有石桌石凳,石桌上放着的围棋盘,象棋盘,有人在两两对弈。

还有人在走廊那里,欣赏挂在上面的鸟笼子……哦,不是,是鸟笼子里的金丝雀,画眉等等,正在清脆的叫着,鸟笼子也挺大的,足够这些娇小的精灵们,在里头蹦蹦跳跳,还有人折了一支梅花,逗弄鸟笼里的鸟儿。

这都是比较小的那一伙少年们。

成熟的人,是不会这么无聊的玩鸟的啦。

屋里的正堂之上,摆了三个桌案,上面文房四宝俱全。

吴山长正在西屋那里,看一位仁兄在作画。

两位先生在东屋的炕上,正在看一个点心拼盘,是太湖船点。

这种点心是著名的米制点心,因作为太湖游船上的点心而得名,后经历代名师不断研究改进,将花卉瓜果、鱼虫鸟兽等各种形象引入船点,终于形成了小巧玲珑、栩栩如生,既可观赏、又可口尝的特色点心。

制作者必须要手巧,且心细如发,才能做出合格又漂亮的船点。

一般这样的点心师傅,非常不好找,都是大户人家养在伙房里的家生子,平民百姓是没有机会用这么多东西练手的,手艺很重要啊。

还有一些人在吟诗作对,畅谈书本经意等等,学术氛围非常浓郁。

且每一个人都是文质彬彬的样子,穿着也都是广袖长袍,青衣直缀。

温润进了房间之后,跟几个人打了招呼,又去西边看了吴山长,就去了东边的雅间里,两位先生正在看着船点拼盘乐呵。

他就上前见了礼:“两位先生,这是在看船点?”

“难得见到这样好的手艺。”

“这茶也不错,是云雾毛尖!”

两位先生品茶,也对点心很关注:“你办的不错。”

好歹是温润推荐的地方,夸奖了一下温润。

“都是这里的店家尽心。”温润没有独揽这个功劳:“我来讨一杯热茶。”

“喝吧!”孙先生笑着递给了温润一杯新倒的茶水。

温润接了过来,顺便坐在了两位先生的下首:“今日来的人不多啊?”

书院里的人数肯定不止这些,而且有几个陌生的面孔,看样子也不年轻了。

“有两位是私塾先生,也是秀才的功名,来这里聚会一下,还有些人是他们的学生,想要考试的,过来也是联络一下人脉。”孙先生道:“也有一些人,想混进来,可惜,门口把的严,不让进来。”

温润乐了:“可要放他们进来?”

“不了。”赵先生摇头:“这次年会,我们是要商议府城文会的事情,跟其他人没多大关系。”

赵先生是个正人君子,又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不喜欢太乱的场景。

自己人这边好说,来一些乱七八糟的人,他就觉得不舒服了。

尤其是某些有钱的老爷少爷的,来这里无非是为了蹭个名声,什么参加了文人的年会啊,跟谁谁谁说上话了,有了谁谁谁的墨宝。

其实真没有多大用处。

无非是显摆他们的人脉关系而已。

可对他们这群读书人来说,却有点吃亏,毕竟一个有前途的读书人,跟一个商贾走得近,也不太好。

而他们读书人要有风骨,就不能太降低身份。

这事儿啊,还真是个结。

“是。”不用操心也挺好的,温润低头喝茶。

其实年会也就是大家聚到一起,说说笑笑,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

顺便拉一拉关系,毕竟要考试,就需要联保,还需要结队。

温润来的算是早的了,陆陆续续的又有人来,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原主以前的确是有点书呆子,跟这些人的交集不多。

现在么,温润是在场唯四的举人之一,所以要端着架子,不是谁来都要他笑脸相迎的,倒是别人会主动跟他搭讪。

比如眼前这位,是李县丞的小儿子。

“温举人。”李县丞的小儿子,其实身上没有功名,正要去考呢。

这会儿看到温润,就笑眯眯的凑了过来。

“李……青山兄!”温润坐着没动,但是抬手让了一下:“坐。”

这小子大名李卡,据说他母亲生他的时候难产,头卡在那里就是不出来!

后来李母生了这个小儿子之后就无法生育了,幸好他们家那个时候,已经有了三个男孩儿,两个女孩儿,不能生也没有关系,毕竟李母那个时候已经上了年纪。

他是最小的那个。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