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449)

“这么厉害的吗?”

“不是夸大海口吧?”

“这东西这么高产的吗?”

一群人表示怀疑,温润也不跟他们硬犟,反正他只要做出来事实就行了。

正说着呢,有漕帮弟子前来报信:“帮主一会儿会奉老太太来前头,老太太听说钦差大臣对这个番薯很感兴趣,十分高兴,夫人说,不如直接跟钦差大臣见个面,说得清楚一些。”

温润当然更高兴了:“那就麻烦老太太了。”

“您不介意就好,夫人说,反正这么多人都在,漕帮也没那么多规矩,大家都四十的人了,没必要忌讳。”漕帮弟子也挺高兴,然后快速的表达了夫人的意思,不是他们漕帮没规矩,而是他们帮主夫人说了,他们年纪都不小了,又是在忠义堂这里,没什么可避讳的,这么多长辈和兄弟们都在。

“那就快快有请夫人,麻烦老夫人了。”温润可气的不得了,他这人经过的教育很多,气质非常好,对待女子,只要不是对他有敌意的,他都乐意尊重一下她们。

他有更广阔的胸怀,包容和珍视弱势群体,女子,老人和孩子。

不一会儿,范沈帮主就跟另外一个妇人,扶着一个老太太进来了。

那妇人穿着打扮都很不错,虽然不是金翠满头,衣着华丽的样子,可也绝对不是什么穷苦人家的装扮。

一身蜡染的棉布长裙,绸缎锁边,颜色素雅,头上插着两根金簪子,带着金耳环,手上一对大金镯子,不俗气,但是显得有些富贵。

皮肤很白,气质也好。

而中间被扶着的老夫人,则穿的更好。

酱红色锦缎的衣裙,还披着个厚实的狐狸毛封边的披风,腰带上既没有挂玉佩也没有挂香囊,而是挂了个水烟袋。

老太太头发花白,皮肤有些黝黑,不怎么健壮的身体,但是个头可不低,只比范沈帮主矮了半个头。

比儿媳妇高了半个头。

他们一来,温润就笑眯眯的站了起来:“温润,见过老夫人,见过嫂夫人。”

嗯,他倒是自来熟,没摆什么官架子,要知道,他们刚见面的时候,范沈帮主也是自称“草民”且见了礼的,虽然只见了一半的礼,但那也是见礼了。

他们什么身份啊?

说白了,他们就是个草民。

哪怕是年纪大了点儿,那也是草民,温润可是钦差大臣,代表的是皇帝,不是谁,都能给他见礼的,同样的,也不是谁,都能让他见礼的!

可温润就是给俩女人拱手为礼,客气尊重的不得了。

“民妇不敢当。”老太太要行礼,温润岂能让她劳累:“您老可别这么说,晚辈是有事情请教您老呢。”

“有什么事情,能让您这样的大官人,请教老妇人的?”老太太说话铿锵有力,一点看不出来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

“您这番薯,是您娘家侄儿孝敬的?”温润拿了一颗熟的番薯,一直没撒手,也没吃。

“是,是老妇人娘家送来的东西。”老太太叹了口气:“说起来,这都几代人的故事了。”

温润正襟危坐:“晚辈洗耳恭听。”

“老妇人娘家姓陈,老家是山西太原人。”老夫人坐在那里,虽然花发,但是腰板儿挺直,一看就是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

“山西太原,好地方。”温润赞赏了一下:“古称并,后来叫并州,又叫晋阳。是一座有两千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正所谓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又有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太原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且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大人说得真好,怪不得叫你温雅士呢。”老太太听了这话,立刻就眉开眼笑的了:“老妇人的娘家,可没您说的那么好。要是真的水草丰美,又何必兢兢业业汲汲营营的种什么番薯呢!”

原来在前朝的时候,多年在吕宋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

父子二人看到这个甘薯,就想到家乡福建,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家乡。

当时的吕宋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当地的殖民政府“禁不令出境”。但是父子二人都想将这一农作物带回家乡,于是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