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453)

他种过地,知道百姓们,土里刨食儿的不容易,如果能多一个果腹的东西,那么天下就能少一些饥荒。

“去看看就知道了。”温润告诉他:“我们走一趟晋阳吧。”

“好!”太子殿下点头。

俩人都这么说了,他们的队伍就直接改了路线,第二天,浈水知府就来了,温润动用了自己的钦差权利,把老家那位在别处任职知州的老学长,弄来了浈水府,等浈水知府升任巡抚,那位老学长就担任知府这个职位了。

从一个穷乡僻壤的知州,调任来浈水府这么一个风水宝地,老学长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有为自己在做梦呢。

他上头没人的,也没什么背景,一切都靠自己的努力,如今半辈子过去,他早已经淡然面对官场了,没想到还有被提拔的一天。

浈水知府知道这人是钦差大人的老学长,也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且毫无保留的交接了手上的职位,那个时候,温润他们已经去了太原,但范沈帮主,对这位预备知府大人,更热情三分。

温润下了调令之后,就将一切事物拜托给了浈水知府,然后跟太子殿下一起,启程往山西走。

因为心里有事情的关系,他们在沿途没有多做停留,路过的每一个府城,他们都只是两天就走人。

期间也不是没人献殷勤,但都被太子殿下言辞拒绝了。

倒是京城来了消息,说皇上给二皇子,封了个郡王:良郡王。

“郡王?”太子殿下皱了皱眉头:“他才多大?就成了郡王?”

温润也没想明白:“按理来说,太子比二皇子大了那么多岁,在你登上大宝之前,二皇子最多也就能成个郡王,等你登基之后,再给兄弟封个亲王,就像皇上,现在还有两个小兄弟,也才是郡王而已。”

说实话,那俩王爷,神隐的很,至今为止,温润都没跟他们说过什么话。

除了过年都没见过他们俩出门……就新春大宴上见过几次。

他们俩跟太子也没什么交情,宗人府的宗正都跟他们俩不熟悉。

“父皇在想什么?给了二皇子如此高的位置。”太子殿下想不明白:“是要跟我争吗?”

“相差年纪那么大,怎么争?”温润摇了摇头:“如果皇上对你忌惮的话,倒是可以这么做,关键是,皇上不可能对你忌惮。”

皇上年过半百了,就这么一个长大成人了的儿子,又是元后嫡出的长子,太子殿下身上没有任何的污点,皇上是傻了才会想另立旁人。

再说二皇子那么小,能看出来什么呀?不至于这个时候就着急给他造势。

“还是宫里有什么变故?”太子殿下摸了摸下巴:“我们腊月就回京,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嗯。”温润点头:“现在我们先去太原再说,理由都是现成的,去看望先帝的那些老卒们,估计也没剩下几个了。”

先帝那个时期的老卒,现在算一算,最年轻的也得七十岁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呀。

第590章 回京之路:太原

山西,是个非常重要的西边门户地区,东与河北省为邻,西与陕西省相望,南与河南省接壤,北与蒙古草原毗连,又有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这里对王珺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这里产战马!

他一路上都跟温润说了好几次,战马呀战马。

温润他们这一走,就是两个月,路上过得重阳节,而且入了东,都下了雪,等到了山西境内的时候,雪已经铺满了道路,幸好他们这一路走的都是官道,且人很多,到了山西境内的时候,在一个很大的驿站前面,就有山西几乎所有的官员来迎接。

太子殿下又拉着温润坐在龙驾上,并且有专门的吏部随行官员,给他们作介绍:“山西是这边的门户所在地,故而这里的官员配置最齐全,前面零头的那位,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的布政使常雄,常雄飞,据说他母亲怀孕分娩的前一晚,梦到了飞熊入怀,后来生了他,他果然出息,小时候就是神童,到了年少时就是有名的才子,后来会试是传胪,最后在翰林院观症三年,就被派往山西这边了,起初是县令,后来是知府,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政绩斐然,名声不错,吏部每次评价,都是上上之选。站在他身后的那个人,是山西宣威布政使司冯康,冯元福,他的父亲是当地汉人,母亲是蒙古人,所以他精通蒙古语,还熟悉那边的习俗,一般的对外事情都是他负责。”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山西宣威布政使司。

简称承宣布政史,宣威布政使。

是前朝和本朝,都没怎么动过的衙门,下辖五个府三个直隶州,两个布政使司的衙门,都驻太原府。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