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60)

这些蛋类的出现,预示着春回大地……温润正想体会一下春天的气息,许攸就跑来告诉他:“明天人就到了。”

“到了?”温润摸了摸下巴:“那怎么个章程呢?是接风宴啊,还是十里相迎啊?”

“接风宴是李县丞搞得,他自己张罗的欢实,就让他自己去吧!”许攸道:“十里相迎什么的,不要说了,咱们这县城出去,五里地就是一道岗,十里地?那是山脚下了吧?都没路的,三里地外倒是有个挺不错的客栈,不过那是给来往旅人洗漱歇脚的地方,接待县令大人有点简陋了。”

“明天人就到了,你们现在还没定下来?”温润也是佩服他们了。

这说一千道一万,一个个的都没个正主意!

磨磨蹭蹭到了现在,还没个章程出来,都干嘛呢?

明天怎么办?干瞪眼?

“明天我们就在家……等着吧!”许攸一咬牙:“山长他们也是这么想的,在家待着,看新任县令大人怎么说,要是请我们过去,我们就去。”

“要是不请呢?”温润简直要无语了。

这可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不请的话,我们就可以在几日之后,摆宴席啊!请县令大人来喝一杯酒,认识一下嘛。”许攸的想法很简单:“再说了,他要是不请,就是个棒槌!他一个人带了再多的人来,难道强龙还能压的过地头蛇?”

温润一想,也是啊!

不管对方什么心情脾气还是性格,来了这里之后,势必是要跟当地的势力见面的,乡绅啊,举子啊,秀才的认识一下。

尤其是基层干部……里长和村长,以及乡老。

肯定是要说话的……这也是温家庄的底气,他们在乡老会里头有人啊。

可以左右一些事情的公正性,更可以在某些事情上,稍微的做点手脚。

“放心吧,这些事情,有山长他们在操心,我们只管等待,要我们去,我们就去,不要的话,就当你来我家看我了。”许攸的心,不是一般的大:“来来来,这次咱们看看那个,你上次说的课题,叫什么来着?哦,温故而知新,我觉得挺好……。”

温润跟许攸,谈论的话题也很随意。

原主跟许攸一样,都是一门心思的苦读。

温润可不是,他是假冒的举人老爷,可许攸却是地地道道的秀才,还是廪生的那种,第一等文采的秀才。

跟他在一起聊天,温润获益匪浅。

而温润呢,他的眼界开阔,绝非原主这一个小地方的小举人能比的,故而他的一些见解,角度之奇妙,理解之透彻,也让许攸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以往我们还是交流的太少了,你这才华,不愧是能考中举人。”许攸十分羡慕:“一次考中秀才,一次考中举人,你……额,你这文采,真是少有!”

他其实想说,你一次要是考中进士,简直妥妥的走上官场啊。

可惜,他话到嘴边,想起了温润的遭遇,举人,也就到头了。

温润明白他的顾忌,也就没多说什么,反而谈论起了书本。

许攸就要考试了,他要去府城,考乡试。

原主考过乡试,温润就跟他谈论乡试的内容。

毕竟许攸也曾经考过乡试,就是没考上而已。

知识储备量还是很足的,跟温润谈论了一上午,中午的午饭都是在这边用的,倒是许攸的母亲,许夫人着人送来了茶水点心,零嘴小食等等。

让人将俩人照顾的无微不至,尤其是在听说俩人一上午都在谈论书本上的各种知识,以及乡试的话题后,中午特意让人给他们俩炖了一盅冰糖银耳羹。

温润对银耳没有意见,他是吃这个的,只是这个时代的银耳,没有人工栽培技术,清一色的野生,是很珍贵的食材。

一盒子,可能就两朵吧?就要二三十两银子。

温润看着银耳,心说要不他也种点银耳吧?这个好值钱啊!

不过很好喝,里面还放了枸杞大枣和冰糖呢!

而且晚饭是家常菜,这边常见的腌笃鲜,东坡肉,火腿老鸭汤。

谁知道许攸看了这样的饭菜,就笑了:“竟然是我母亲亲自下厨做的,少见了啊!”

许夫人好歹也是大户人家的当家太太。

在许老爷的双亲去世之后,她就不怎么下厨做饭菜了。

家里有厨娘,以前下厨,也是隔三差五的下,为的是伺候老人。

后来也就下厨给许老爷煲个汤什么的,等到现在都要娶儿媳妇了,将来儿媳妇进门,那就是儿媳妇的事情,她是婆母,一切都有儿媳妇去做,所谓的“千年媳妇熬成婆”,就是这样产生的说法。

“那可真是麻烦许伯母了。”温润管许老爷叫“许伯父”,就自然的称呼她为“许伯母”了。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