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62)

“乡老来了?”许攸看了一眼温润,因为里头有温族长和一位温氏的老人。

一群头发胡子都白了的老头子,颤颤巍巍的走过来,坐在了比较背风向阳的地方,那一桌就坐了他们一群白发苍苍的乡老。

有认识的去打个招呼,不认识的也点头致意,很少有坐着不动弹的……温润他们这一桌,就是坐着不动弹的那少有的几个人。

首先这些人都有功名在身,乡老再厉害,再是个方巾御史的,那也是民间的叫法,其身份终究是白丁一个。

乡老会呢,对读书人都是很敬重的,他们也明白,自己活得久而已,身份上来说,也不是能跟人家读书的那些比。

可是不包括其中的温族长和那位温氏一族的乡老。

“那就是温润?变化很大嘛!”温氏乡老看了看温润,因为座位的关系,相对来说看的比较清楚,温润变化简直太大了,长相没变,可是气质变了很多。

尤其是为了今天见县令么,温润也是有固定出场的装扮。

作为本地第四位举人老爷,温润穿了一身举人才能穿的青袍。

所谓的青袍,颜色自然是青色,在这一群不是穿黑就是穿灰,再不就是原色的人里,可谓是独一无二啊!

且他这是圆领,右衽,长袍广袖,绣有云纹,两侧开叉,衣摆飘逸如风。

头上戴着儒巾,也是跟身上的衣服料子同款。

腰上束蓝丝绦,还坠着玉佩,扇袋,香囊和荷包。

脚下踩着黑皮皂靴,虽然年少却没人敢看轻了去。

尤其是他的年纪啊,跟身边的三位举人一比,明显他更具有优势。

可是温润有了优势,温家庄就要倒霉了啊!

作者闲话:

今天要回家去更换暖气片,所以依然是定时的存稿哈!

第78章 辛明,辛远照

温家庄的人不能不想办法。

可惜,现在不是闹事的时候,不然早就闹起来了。

温润乐得看他们既憋屈又拿他无可奈何的样子!

正在他乐呵的时候,县衙的人到了。

来的是李县丞。

原主是见过李县丞的人。

但是温润没有,看到李县丞的时候,跟原主的记忆里一对比……貌似这位县丞很有些憔悴啊!

县丞这个官职啊,可是很古老了。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县丞这个职位。

史书上记载:于诸县置丞,以佐令长,历代因之。

作为一个最低级县令的佐贰官,品级肯定不会比县令高就是了。

哪怕是长安、万年那种京畿县令的县丞,也只是固定的八品而已。

算是不入流的官员,更多的人认为他只是吏员而已。

虽然县丞官阶不大,但县里的事情,少了他们,也很难运转起来。别看他们官阶不大,但县里的事情,少了他们也不好运转。

他们除了要协助县令处理好公文,更要懂得跟各乡各族的人打交道。

这也是李县丞为什么敢跟上一任县令叫板的原因,他有那个资本啊!

在古代,尤其是封建帝王时期,家族才是组成整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如果跟族长、里长的关系搞僵了,再大的命令落实到底层,也很难执行。县丞的存在,就好像朝廷的县级衙门与底层宗族的缓冲带。

所以一般的时候,县丞都是本地大族的人担任,群众基础好啊!

县丞不只发挥的作用不小,公务范围也不小。从秦朝时候的文书、仓库,再到后来的粮食马匹、户籍征税、水利、缉捕,他们都有直接管辖的权力。

甚至是一些民事纠纷,县丞也可以直接裁决,乃至处罚,不用移交县衙处理。

如果老百姓觉得县丞的判决不公道,也可以再上诉,交给县衙处理。

而县丞一般也有自己单独开设的衙署,下面配备协助办事的人员。

就叫“县丞署”,本县的县丞署,就在县衙的公廨的旁边,单独的一个大院子,可惜的是,李县丞一般不去。

可以这么说,除了命案、重案,辖区内一般偷鸡摸狗,打架赌博,私自宰杀牛羊,窝藏娼妓,都交由县丞负责。

一些县丞下还会配有仵作,遇到命案的时候,可以直接勘验。

当然,不同地方的县丞,管辖的大小不同,面对的事情繁杂不同,处理起来,也都是不同的办法。

所属的职权,也都各不相同。

这需要更加详细的讲解了。

甚至有的时候,县令没有了,朝廷一时半会没有合适的人,那么就会“擢升”县丞为县令,主政一方。

李县丞为什么野心那么大?他想当县令!

但他毕竟只是个秀才,要是个举人,上面就会考虑一二,秀才的话,除非是当了很多年县丞,而上头又没有县令的情况下,才会擢升。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