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249)

温润说话的时候,不紧不慢,却句句都是说到了他们的心里。

尤其是杨林,他在这些孩子中间,听的最为认真,也最深有体悟。

因为他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幼子,排行第二,为人又老实,不爱说话,很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存在。

家里大哥是长子,故而大哥学习最认真,三弟是最小的那个,母亲生产的时候,好像有些艰难,故而三弟这么大了,家里也没再有新的孩子出生。

家里三兄弟,父母也很辛苦。

要不是翠花姨一直给家里头支持,家里恐怕真的无法供三个儿子一起读书。

“哥夫,我们以后会祭奠您,包括我们的子孙后代。”谁知道王珏这小子,跟王瑾俩站了起来,指天画地的发誓,子孙后代,只要老王家还有人在,就不会忘了祭奠温润,以及温润的父母,祖父母。

听的温润哭笑不得:“你们哥夫我还没死呢,这身后事啊,等我七老八十了再谈。”

温润也明白,他跟王珺这契兄弟,就算是结婚了,这个时代有这么一个说法的,是民俗使然,听说前朝还有皇室中人也是如此呢。

本朝新开,不到百年,因为人口的关系,并不支持结契,但也不反对。

谁让这是不知道多少朝代遗留下的习惯呢?不让结契怎么过日子?朝廷给发媳妇儿么?

这话就难听了。

故而温润让他们再次坐下:“今日与你们说这些,也牵连到了王家的一些事情,你们都知道的,这征募兵丁,将我那男人给征募走了,其实,这是违背了征兵的条例的,首先,本朝征兵,有三不原则,第一就是独子不征,家里有一个独子的是不能征兵的,独子要继承家业,要奉养双亲,更要为这个家传宗接代,他要是上了战场,有个万一这个家就绝户了!第二就是长子不征,因为一般百姓人家,长子是要传承家业,奉养双亲,传宗接代的,是要顶门立户的那个,所以双亲对长子最为关注,也最为严厉,因为这是他们老了的依靠,传家的香火;第三就是有恶疾不征,兵丁是要上战场打仗的,你要是身体不好,去了跟没去有什么区别?”

一群孩子发出善意的笑声。

“不过啊,军中的确是个历练人的地方,练好了,你出来就是个铁打的汉子,练得不好,出来也就是个无赖子。”温润唏嘘了一下,这个时候的军营,可不是他那个时代的绿色堡垒。

跟孩子们侃了一上午的大山,中午吃了清爽的凉拌面,下午一群小子跑了,留下几个孩子继续在学堂里练字,陈旭找了过来:“马里长,张大爷,马三儿他们来了,马三儿还带了好几个人,拎了不少东西。”

作者闲话:

多喝白开水,多开窗通风,打扫卫生!

第112章 马三儿的坚持

“他们这是来干吗?朝廷的奖赏到了?”温润摸了摸柔软的下巴:“不对啊!上次跟县令大人吃饭的时候,县令辛大人还跟我吐槽说功劳报上去了,朝廷的回信还没到,说起码秋收了能有回信就不错了,这速度慢的……怎么马三儿也来了?他一个衙役,没事儿可做了?”

“不知道,看样子还有点喜气洋洋的呢!”陈旭给温润把扇子啊,茶壶都收起来:“小的给您换个茶壶去?”

他手里拿的是温润好不容易淘到的紫砂壶,用来泡茶水的,每次讲课都会呲溜两壶茶水进去。

这是他的小爱好。

“那去看看,人在哪儿呢?”温润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筋骨。

“已经在客厅奉茶了。”陈旭道:“我娘让我问一声,要留他们吃晚饭吗?吃的话,后头要赶紧备菜了。”

天气炎热,夏日里的饭菜,几乎是顿顿都新鲜,不敢留下剩余,会酸的。

“那就准备吧,不管什么事情,他们来终究是无法在今天离开的,这都什么时候了?”温润看了看外面已经偏西了的大太阳:“梅子酒用井水灞凉,再晒一些水,晚上也好冲个凉。”

“好的,老爷。”陈旭知道自家老爷喜洁,冬日尚且要泡热水澡,夏日里冲凉一天甚至是两遍。

且老爷最讨厌出汗了。

也最讨厌闻到不好的味道。

温润要去见客,就不能穿如今这一身便服,他要去后头沐浴更衣,收拾妥当之后,才去了客厅,其实他收拾的很快,这么热的天气,冲个凉一会儿头发就干了。

只是他松散惯了,走路慢悠悠,到了地方也是慢吞吞的行礼问好。

马三儿好像很着急的样子,茶水都喝干了好几杯。

终于见到了温润。

见礼过后,温润坐在了主位上:“马里长,张大爷,你们这怎么一起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情要与我说?”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