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276)

就是身边的许攸,他没回自己的房间,在这里瞎激动:“你这首诗一出,他们都败退了,哈哈哈……对了,这首是叫什么?”

“鸿升小文会。”温润直接来了这么一个名字,按在了这首诗上:“名字简单易懂。”

“不是,如玉贤弟啊,这个可不行啊,那首叫《竹林小筑》,这首叫《鸿升小文会》,你这都是什么名儿啊?好歹弄一个比较文雅一点的啊?”许攸很是感叹:“不过你这首诗啊,比上一首更好!就怕学政大人对你有意见,你那首《竹林小筑》可不如这首《鸿升小文会》啊!”

诗也有高下之分。

“哎呀,当时那个情况下,《竹林小筑》最为合适。”温润不哼唧了:“而在小文会的时候,这首《鸿升小文会》最合适,全看情况如何。谁作诗还能越做越差啊?都是越做越好啊!”

“也是啊!”许攸美滋滋的道:“我们这次可真是长脸了,明天想必学政大人就会知道你的佳作。”

“无所谓了,这其实也不是为了显摆。”他真不是故意的,但是能让永宁县脸上有光彩,他也是高兴的:“对了,你考得如何?感觉上来说。”

“还行吧?”许攸想了想:“我是以竹言志,多了不敢说,过关是没问题的,就是可怜了那三位。”

温润知道他说的那“三位”是谁。

有三位已经五十几岁快六十了的“老秀才”,前文提到过,过了七十岁,才不许这样的老秀才也要跟着“岁考”,可怜啊!

但这就是规矩,没办法,他们不想来,因为跟一帮小年轻一起考试,总觉得丢人现眼,却不得不来。

这事儿,没办法。

“唉!你就好了,不用岁考,学政大人又那么欣赏你。”许攸酸了吧唧的道:“我明年就要考试了,一定要考上,我也不想再岁考了。”

“嗯,乖!”温润笑了:“行了,去睡觉吧,这都什么时候了。”

“哦。”许攸跟他道别,就回去了。

温润依然懒懒的躺在摇摇椅上:“这个时代,还是很好的嘛。”

他混得好,就是很好的时代,他混得不好,就是操蛋的时代。

懒散舒坦了,他就起来,直接去了屋里头睡觉,一觉睡到大天亮。

书院的饭堂有早点,温润去的时候,其他人都吃得差不多了,许攸一直在等他,见到他之后拉他到自己的桌子上:“学政大人还在看卷子,咱们的山长也在,现在书院里只有两位先生在管事儿,但是没有上课,只让我们自己温习。”

“应该的,好几百个卷子,不能不看仔细一些。”温润道:“毕竟今年秋天,就要乡试了。”

一般乡试也分时候。

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

京畿的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而一般乡试都是在本地的布政使司驻地。

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

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也是本地最大的考试场地。

这次考试的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

如果上面在春天举办,就是在二月份左右,温润就是在春天考的试,许攸直接赶上了秋天考试。

学政大人一来就岁考,其实是摸一摸底,看一看这些人的水平如何,将来乡试的时候,看卷子也能有个心理准备。

许攸点点头:“可不是么!这次能来岁考的都是想去考乡试的,就算不想去的,也得来岁考。”

事情就是这么的无奈。

“行了,学政大人在看卷子,咱们就别跟着操心了。”温润抻了个懒腰:“我看看早上吃什么?哦哦,花生笋丝啊?”

小菜做的很精致,但是每一顿都带着“竹”,不是竹笋就是竹荪,甚至是红烧竹鼠。

这可是一道特产小菜呢,没有竹林的地方,是没有竹鼠的啦。

梅干菜肉包子,花生笋丝,搭配的八宝粥。

温润看了半天:“没有咸鸭蛋吗?”

前世是北方人,他口重一些,觉得没有咸菜下不去饭。

今生穿越到了南方,好么,一顿清淡吃的他啊,口都淡了。

现在也就能吃个咸鸭蛋啦!

“你这什么口味啊?八宝粥呢,甜的,你还要吃咸的?”许攸差点翻了个白眼儿:“乱不乱啊?”

温润不吭声了,因为许攸说的很对,他只是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唉。

低头吃了早饭,而且这早饭也没吃消停,还有人不断地来来去去,都跟温润打招呼,温润昨天可是出了风头的,不少人都认识了他。

他也认识了不少人,不过大家都是保持君子之交,点头打招呼,寒暄一二。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