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285)

“生气做什么呢?”温润微笑着,一如既往的温文尔雅。

正好手边有人预备了桌椅板凳,文房四宝。

提笔便写了起来,三个很大的“莫生气”就跃然纸上,然后是那首后世最著名的人生格言: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烦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这首《莫生气》,其实最初是谁写的,温润也没查过,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古代的诗词。

因为看起来像是一首打油诗,可也有一些佛家的顿悟之意,另外就是很适合现在的场景啊!

别人生气我不气嘛!

气坏身体无人替啊!

只不过他把握的时机很好。

用在这个时候,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更有其中的奥妙所在,那句“我若气死谁如意”,简直是明目张胆的说了,他就是不死,就是不死!

他不生气,不死的话,算计他的人,就该死了。

而且别人看了,细细品读,不少人都恍然大悟。

“写的不错,乍一看平平淡淡,细细品味却又意境深远。”

“温举人真是豁达啊,颇有佛理慧根。”

“不豁达,他日子也不会过得来。”

一群人都说温润的好,对温氏子弟,不屑一顾。

温浪忍受不了这样明目张胆的冷落,拉着已经脸色惨败的温源跑了,其他几个温氏子弟跟他们一起跑了。

根本没人乐意搭理他们。

也没人跟着他们一起走,包括那个苏康在内,他就是脸色不好看,有些尴尬,跟着他的人,都缩头缩脑。

因为他们理亏啊。

本以为温润也会对他们不假辞色,但是没有,温润只是不跟他们说话,写完了这些,他就甩了甩手:“好了,诸位,诸位,时间不早了,我们去饭堂用完膳后,就回去读读书,下下棋,好好地洗漱睡一觉,明日说不定学台大人就出关啦!”

他这么俏皮的一说,众人都笑了,气氛也缓和了很多。

“好了,都散了吧,散了吧!”许攸招呼人分散开,其他人也就顺势散了。

可邓二少他们没有走,还黏着温润,问他:“你真的不生气吗?”

“生气有什么用呢?”温润反问他们几个,尤其是邓二少:“我是一个普通人,就算是个秀才,也只是个生员而已,现在是举人了,但以后也无法寸进,不如守家在地,养好弟弟妹妹们,安生过日子吧!”

邓二少明显不服气啊!

第126章 竹筒饭

“那也太便宜他们了吧?”这看起来是个小愤青呢。

虽然河道总督也是要听命与江南总督的,可邓二少对于苏康那个江南总督的小舅子,并不怎么搭理,连跟他关系好都说不上,还有点交恶的意思。

“不便宜他们了。”温润笑着道:“我那小叔的结局并不好,还有那王大志一家……。”

温润告诉他们留下来不爱走的人,那两家的结果。

温小叔家什么样,他没去打听,但是王大志一家可不怎么好,流寇袭击了树林场,他们那里损失惨重。

“怪不得我们路过那里,好多地方都可以入住,都是空的,明明都是民宅,却没人住,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都是有死人的屋子吗?”

“死人你害怕什么?”

“就是,子不语怪力乱神。”

话题就这么被聊的歪掉了。

顺便一群人慢吞吞的去了饭堂。

饭堂的晚饭很多人都选择端回去吃,大概也是觉得饭堂太闹了,而其他人都这么想,反倒是让饭堂清净了一些,温润他们就在饭堂这里用的晚饭。

回去洗漱休息,温润躺在床上,看着帐子顶发呆。

他本来想参加个文会就回去,没想到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

好么,好多人,也好多事儿。

其中还有那么多官宦子弟,真是让人犯愁。

他前世的时候就见过不少二代,三代的,但是那个时候人们素质可高了,那些二代三代们也不敢坑爹坑妈,要不然,就全完了,参考案例就是“我爸是**”的那个。

现在这帮子二代三代们,可没那么聪明,今天看到邓二少,还有那个苏康,就知道他们聪明不到哪儿去。

邓二少张扬任性;苏康愚蠢至极。

其他的人也不怎么样,一个个不是想着去秦楼楚馆,就是想着逢迎拍马。

他们真对自己这么好奇?未必,他们想的是通过他,搭上学政大人。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