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303)

竹炭这个东西,烧起来虽然响一些,可取材简单方便,制作起来不费事儿。

温润虽然不会烧竹炭,但是他以前用过不少次竹炭啊,他一个北方人,不会烧炭没关系,这些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会烧就行了。

“就烧竹炭啊?别的活儿呢?”张大爷觉得烧炭用不了全村人吧?

“就烧竹炭,多烧一些,我也给书院送去一些。”温润道:“各家烧三车竹炭,给我一车,自家留两车,就算是劳役了,对了,再把咱们村里头的围墙修一修,弄个夯实的土围墙吧,那个结实一点。或者在围墙周边种上竹子,到时候制作竹矛也方便。”

“行,都听你的,你这活儿啊,倒是轻巧。”张村长都笑了好么,这点活儿,太方便了。

温润在张村长家吃了一顿便饭,因为他难得留在这里吃饭,张大娘特意做了一顿大餐,盐焗鸡,白水鸭,糖醋鲤鱼,凉拌水芹。

汤都是鸡蛋鲜虾汤,大油大盐的在这儿是招待贵客才有的,平时家里不这么吃,也吃不起。

不过现在他们偶尔吃一顿肉,还是能办到的,证明日子好过了啊。

温润吃过了饭,将事情交给了张大爷,他就回去了,第二天开始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现在分大小班了,正好家里无事,就全天都在私塾里上课。

尤其是大班的孩子,他们现在开始学四书五经了,温润启蒙的课程,只针对小班,大班已经开始没事的时候抄书。

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是为了让他们不要忘了这些字儿,学的新知识,也要抄写,他们抄写的四书五经,将来会给小班的孩子用。

休息的时候,又有陈强家的拿了家里的册子来:“家中秋菜都有了着落,腌制的咸菜,蘑菇……。”

清一色的流水账,温润还看了其他的东西,粮食的储备,青菜啊,咸菜啊,一大堆,还有各种蛋类,杂粮等等。

温润处理家事也很干脆,还有就是钱财,家里存款还有不少的,温润觉得自己的小日子,应该是过得不错。

才几日,就又有人找上了老王家。

第133章 王家二伯

温润今日正好赶上十五,私塾不上课,他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就在自己的书房里,在深秋初冬的暖阳下,拿着一本他默写下来的《声律启蒙》。

这本书本在他的记忆里,乃是清朝人车万育所著,此人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康熙二年,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康熙三年就成了进士,当年选了庶吉士。《宝庆府志》记载,此人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他写了《声律启蒙》,温润之所以对此书籍十分关注,是因为他穿越前,这本书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二十版)》。

而温润呢,对此书也很着迷,背诵的滚瓜烂熟,默写出来小意思。

他打算将这个教给孩子们,孩子们底子差,比他还不如呢,这要考试,四书五经固然是要精通的,可是一个读书人,在外交际的时候,这诗词歌赋,吟诗作对,都避免不了。

他参加了古代的一次真正的文会,才发现,他们以前研究的那点东西,其实真的是冰山一角。

何况孩子们将来科举进士,当官啊!

他们都是草根出身,上头没靠山,当官也得靠自己,唉……。

温润正散发思维,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陈旭跑了进来:“老爷,老爷!”

“怎么了?慌慌张张的,你被人卡油了?”温润打趣他,这孩子现在出门也不给脸上抹灰了,他越张越好看,村里头的小姑娘们喜欢他这个大哥哥,长大的大姑娘们也喜欢这个弟弟,还有成了亲的大嫂子们,也喜欢看他,说将来生个跟他一样漂亮的娃儿。

有老阿姨啊,大娘的还爱摸一摸他的小脸儿,这孩子被卡油了就往回跑,腼腆的不得了。

更有两户人家的女孩子,有点春心萌动,要不是差在他是个奴籍之人,早就想上门说亲事了。

“不是啊,老爷,那个,翠花婶子说,王家二伯来了,就在大门口。”陈旭小声的道:“说是来看看亲侄子。”

“啊?”温润一愣,随后反应过来,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他还敢来?”

温润是没见过王家二伯的,但是老王家出了这么多事情,这个男人连个面都没露,现在跑来干什么?

“他说是来看侄子的。”陈旭也知道老王家的事情,故而让人将那王家二伯王大志拦在大门外,不让他进门。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