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323)

他的儿子们,也很争气,不仅自己考中了进士,排名还很靠前。

大儿媳妇更是老蚌怀珠,给他生了个六孙子,那就是这位谢六公子,谢松,谢长生。

因为生他的时候,谢大夫人因为年事已高,怀的辛苦,差点难产不说,这孩子还瘦瘦弱弱的,哭声都没有猫儿大,当时谢老大人就给起了“长生”这么一个字,压一压他的小命儿,还给起了“谢松”这个名字,因为松柏常青。

别看谢松生下来体弱,架不住家里人补啊,从小打到,这养下来,后天补给及时,长得壮实了,也就跟普通的孩子没什么异常啦。

这位谢六公子,大概是因为小的时候,身体不好的关系,他就在家里养着,也不出去玩耍,家里都是有学问的人,加上家里人疼他嘛,祖父父亲都有事没事的陪着他,教导他读书写字,吟诗作对。

他十二岁的时候就考了秀才,十三岁考了举人,十五岁以一首《如梦令·春花秋月》而名动京师,被人号称“京师第一才子”。

甚至有人想要跟他家联姻,条件都很好,有几位皇子也动了心。

这位谢六公子就只好说要去游学,归期不定,他反正都是举人了,哪怕不是解元,也是名列前茅。

会试跟本不怕,但是他讨厌留在京城,很多人都想招他为婿,他就跑出来了。

反正他还年轻嘛!

在外面看看山水,参加一下各地的文会,看看其他的才子,甚至是认识点风月佳人什么的,这位倒是潇洒的很,带着七八个护院,以及两个长随,两个书童,四五个赶车的马夫,这就出门游学了。

带多少钱不知道,反正到哪儿都有人接待。

谢首辅可是有不少门生故旧,不说遍天下,也差不多了。

对于这位谢六公子,那是照顾的无微不至。

而这位谢六公子,就来了永清府,在永清府呢,听说了温润的大名,就想结交一下,可惜,他想等到年终文会的时候,认识一下。

结果听人说,温润不会来年终文会。

这位谢六公子就沉不住气了,要来永宁县,与温雅士一起,探讨诗词歌赋,甚至有可能,在你家过年。

温润看到最后,已经一头黑线了好么。

他好好地在家,突然天上掉下好多人,找他谈诗论词也就罢了,还有可能在他们家过年,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可是不招待也不行,首先对方的身份,他可以不在乎,反正天高皇帝远,可民不与官斗啊。

另外就是,辛县令貌似很在乎。

还有本地土著陪同,这邓二少来了,恐怕会直奔书院去,吴山长恐怕会很喜欢才子大聚会。

可他不喜欢啊!

无缘无故的谁乐意家里来陌生人,还总是缠着自己。

再说了,他家也没啥特色,来干啥呢?

温润不仅气闷,可是没办法,对方就是奔着他来的。

第二天,温润就叫了陈强家的过来,吩咐了她好多事情。

“老爷,这是贵客要来吗?”陈强家的都不由得问了出来。

“是,唉,真不想让他们来。”温润没好气的道:“来我这里,又是吃有适合,还得招待他们,我闲得慌啊我?真不想他们来。”

“是什么人啊?”陈强家的愣了一下,老爷这么心不甘情不愿的啊。

“是一群才子,来我这里,找我茬儿的。”温润吸了吸鼻子:“我这是人在家中坐,才子天上来。”

陈强家的一下子笑出了声:“老爷名声在外,有才子慕名而来拜访一二,也是情有可原的,何况对方是上门拜访,与老爷素不相识,也不能空手而来,万一真的带了重礼而来,您不仅要招待,走的时候,还得带点随手礼……。”

温润一下子就先是被人抽走了精气神:“这还连吃带拿啊?”

陈强家的乐不可支起来:“您这也太……。”

也太吝啬啦。

温润趴在桌面上哀嚎:“想个办法吧,他们最好别来我家。”

但那是不可能的,温润想了一晚上,第二天起来就开始准备了。

不过他准备了七天,都下了两场雪,他们家的梅树都开了花儿。

人也没来!

作者闲话:

先更新一章看着吧,江湖在码字了,但要先去睡一觉,最近作息颠倒了

第141章 都是官宦子弟

这天温润正在教导学生们,背诵《声律启蒙》,这个是他临时增加的课程,希望培养学生们的诗词歌赋的感觉。

结果陈旭就跑来了:“老爷,张大爷说,有贵客到了山脚下,让小的告诉您一声。”

温润一听就知道人来了。

“那,你跟我一起去?”温润问了陈旭一句。

陈旭明显不想去,低着头,不吭声。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