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336)

“就是,真是失策啊!快说说,答案是什么?”

温润看他们一个个好奇的眼神,不由得得意了:“答案就是”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呀!”

“啊?”几个人异口同声:“竟然是这个!”

都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这首《西北有高楼》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借不遇佳人“知音”之悲,抒写了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反映了一种带有广泛社会性的被压抑的苦闷、悲伤与期待,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生活中彷徨的知识分子的悲凉和迷茫。

全诗融情于景,语言形象生动,风格朴素浑厚,运用典故以及比喻、寄托等手法,从高楼写起,以高飞作结,当中交错描画弦歌之声及听者感受,写得缥缈空灵。

而《孔雀东南飞》写的是夫妻之事,依然是借诗词感叹当时的朝政民风,与这首很是相合。

最主要的是,两首诗,都是古诗词,都是汉乐府,作者全部都是佚名!

也就是说,没有作者的名讳流传后世。

“孔雀为何东南飞?因为西北有高楼哇!”温润拍着桌子哈哈大笑:“你们啊你们,看事情只知道循规蹈矩,读书读的脑子都僵了,为什么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就是让你们活学活用,几位,你们都是才子,都是有最好的家世背景之人,可你们这么游学,可有所收获?”

“这……。”几个人沉默了。

温润刚要说什么,谢六公子又打断了他的话:“我们认输了,是不是要给你的学生们,当一天的先生?今天我先来!”

“好呀,不知道谢六公子,想要教导孩子们什么呢?”温润不由得失笑,这位谢六公子出身高贵,恐怕这辈子,都没机会当个夫子了。

这会儿兴致勃勃,倒也情有可原。

“早有准备,我呀,是没当过夫子,但是我也是从小长大的呀!”谢六公子神秘一笑:“我明白如玉贤弟的顾忌,怕我们教坏了孩子们,故而不许我们讲解四书五经等等正经的书籍,但是却叫我们给孩子们开拓眼界,我这就如你所愿,让你也跟着开阔一下眼界。”

他这么说,温润没生气:“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啦!”

谢六公子没带什么东西,他只是让他的长随回去,拿了一个扁长的盒子过来。

然后就一手托着这个盒子,大步流星的去了隔壁的私塾学堂,还是大小班一起上课的大课堂。

“呐,今日是我,谢松谢长生,给你们上一堂课,这堂课呢,我们不讨论学问,只开阔眼界。”孩子们问好见礼之后,他也同样还了一礼,然后坐在了教案那里:“来,看看这是什么?”

他顺手,就打开了自己带来的盒子。

温润一看,差点喷了嘴里的茶!

其他人也相互挤眉弄眼,也没搞明白,这谢六公子,第一次当先生,第一次给人正儿八经的上课,讲什么呢?非得带了这么一个东西过来。

孩子们也十分好奇的看着那盒子里的东西,一个个也面面相觑,不明白这位谢先生,是在炫富啊?还是有毛病,弄了这么多过来,是要闹什么呀?

第146章 长见识了

原来谢六公子带来的那个扁长的盒子,里头另有乾坤。

上面挂了一下子的玉佩!

起码二三十块,不同的玉佩。

颜色也各不相同,造型更是别致。

谢六公子随手摘下来一个淡黄色的玉佩:“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一枚玉佩,一匹小马上骑着一个小猴子,可爱吧?”

孩子们来了兴趣,他们都是见过马匹的,也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去县城,看到过耍猴人,猴子很可爱,小猴子更可爱。

“这个造型呢,就叫马上封侯……。”谢六公子侃侃而谈,从玉佩的造型,质地,到下头坠着的流苏,都有一定的讲究。

听的温润张大了嘴巴……他倒是知道,古代的高门华府,一个簪子都有不同的说法。

比如说小姐带的玉兰花簪子,就是含苞待放的款式,证明小姐还没成亲,待字闺中。

而少夫人戴的玉兰簪子,就是鲜花怒放,证明少夫人已经是妇人了。

再说这玉佩也特别有讲究,按照谢六公子的说法,他的身份,还不够搭配这样的玉佩花样,为什么他有呢?

因为这是公主所赐!

好歹他家跟皇帝还是亲家呢。

他这块玉佩,乃是第一次见公主的时候,公主看他聪明伶俐,特意赐给他的宝贝,平时不戴着,就放着,把玩一下的,因为这玉佩不仅是淡黄色,下面的流苏,用的是金色流苏,非皇亲国戚,或者是上赐不可用。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