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361)

南宫易挠了挠头:“什么意思?”

“意思是董其昌的字笔法极其精湛,而不染丝毫尘俗之气,真可谓超凡脱俗,有仙人之姿。在董其昌的这件《邠风图诗卷》当中,能够得窥董其昌在前人法度当中的从容而悠游,是将自己精熟已极的前人技法应用得炉火纯青,并且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散淡清逸之风,从书法的格调上来讲,后世三五百年,都未必有人能出其右者。”

“这么神?”这么一个东西,这么有名的吗?

“据说这本《邠风图诗卷》乃是其六十七岁的时候写下的,书风已经炉火纯青,是他的精品之作,万金难求。”温润又打开另外一幅卷轴,顿时惊讶了:“《桃花源图》!”

“这也是个有名气的?”说实话,南宫易对这些东西并不感兴趣,所以不如温润了解的那么彻底。

“是,这个是宝贝啊!”温润特意用手帕擦了擦手,才敢上手摸一下边儿,那小心翼翼的样子,让南宫易都笑了:“你要是喜欢,就拿去吧,不用这么小心翼翼的,一幅画而已。”

“你不懂。”温润十分感慨。

因为在他的前世,这幅国宝已经流落海外,在外国的博物馆里收藏,可这明明是祖宗留给后人的瑰宝。

现在这幅画就在他的手里头,你说他能不激动么?

“这些东西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你拿了这些东西,其实他们才更不放心吧?”温润道:“怪不得人家追着你跑,这些东西可比那些银子更值钱。”

“那你看看,这是啥?我觉得吧,这两个账本,能跟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应该也很重要。”他将里头的两个账本递给温润:“你看看。”

“你不认识字儿?”温润惊讶了,这样的一个绿林魁首,不认识字儿?不会看账本?

“我认识字儿,可我不认识这里的头字。”南宫易瘪嘴:“要是我认识,我就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了。”

温润拿过来账本,打开了看了一眼,就愣了一下,这里面的数字,竟然是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欧洲在阿拉伯数字传入东方之前使用的一种数码,现在应用较少。它的产生晚于中国甲骨文中的数码,更晚于埃及人的十进制数字。

但是,它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古代文明的进步。

关键是,这里的记载,如果他没看错的话,这是一个账本,里头记载的数额很大,几十万两银子,上百万两银子。

这是个什么账目啊?

那富商的生意多大啊?

而且用的都是形象字。

比如这里画了个圈儿,里头一个四方口,他要是没猜错,这个是“钱”。

后面跟着的是罗马数字,然后是人名,这些人名是用狂草写的!

狂草这个字体吧,怎么说呢,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而且因为写的人,心情的关系,这狂草写的除了自己人认识,一般外人认识不了。

因为要有很高的字迹造诣,温润就是有这样的造诣,南宫易也认识字儿,可是他不认识这些狂草啊。

温润看到上面都是人名。

“这上面都是什么鬼画符?”南宫易看温润翻看的认真,就知道温润认识这些东西。

“这不是鬼画符,是狂草加上罗马数字的记载。”温润道:“这应该是一个账本,像是分赃的账本呢?”

他看向了南宫易:“该不是你们道上的账本吧?”

“胡说八道什么呢。”南宫易翻了个白眼儿:“我们道上就没账本,向来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谁还记账啊?”

然后又小声的道:“再说了,道上人认识字的也少。”

“可是你这个魁首认识字儿啊!”温润对于混道上的人,还停留在《隋唐演义》里,那“南七北六十三省五路绿林总瓢把子”啥的,那段话说出来那叫一个铿锵有力。

哪怕他们都是黑道上的,都是混社会的,后来还有跟着造反的,但是他们都是有文化的人呢。

眼巴前儿这个不也是绿林魁首吗?

不也是认识字儿的吗?

“我是认识字儿,也读过几年书,就是这样啦!”南宫易还委屈呢:“我祖父不认识字,我父亲只是认识字而已,我呢,好歹读过那么几年书,气走了八个教我的夫子,我母亲看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这才没逼着我继续读下去。”

温润惊讶的看着他:“所以你只是读书识字,没有正统的学习过,没有科举过?”

“没有。”南宫易回答的十分干脆:“我都绿林世家了,还考科举?这不是看我们南宫家的笑话吗?”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