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38)

调解不能和息的,再向官府起诉。

因为他们已经路过了大门口,温润觉得肯定不是小事儿,要是小事儿的话,他们就会在申明亭那里解决了,一般情况下,百姓们是不会进衙门里去的,他现在不止进来了,还一路同行无阻,进到了三进还往后。

甚至见到了女眷,县令夫人。

虽然带了好几个丫鬟婆子,那也有点于理不合。

还有半路上出来的毛师爷,那一副火急火燎的样子,硬生生的打断了县令夫人的话,不等县令夫人说清楚来意,他就被毛师爷带走了。

还一路直奔后宅……后宅?

后宅啊!

古代的男女大防不是说着玩的,一般的大户人家的女子,轻易不可能出自家的后宅。

正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那里是私人领地,一般能直接去后宅相见的,那关系是相当的好,不说是世交,也得是通家之好才行。

结果没等进去后宅大门,来了个十岁左右的小厮:“老爷跟大人都在前面的虚受堂等候。”

“刚才没看到啊?”毛师爷皱眉。

“刚过去,舅老爷也过去了。”小厮小声的道:“这里毕竟是后宅,夫人还在呢。”

毛师爷又深深的叹了口气:“走吧,温秀才,咱们还得走回去。”

“好。”温润淡定的跟着毛师爷走,他不多问,也不多说,甚至是一句话都不说。

毛师爷呢,没想到温润是这么一个性格,他想着,跟温润聊一聊。

一个秀才,来到县衙,难道就不怕有什么麻烦事儿吗?

他再给温润透透底儿,好歹有个心理准备,别一会儿生气,再发怒。

学政大人可是站在他这边的,一个搞不好,东翁恐怕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

虚受堂里,已经有人了。

虚受堂的设计很简单,只有一间房,房间很大,房间里面一张床、一八仙桌、一对太师椅。

如今太师椅上坐着俩人,俩人都是一身便服。

俩人身后站着各自的随从,另外还有一个人,是在门口站着的,这个人很年轻,大概十七八岁的年纪,穿着一身锦衣华服,看着有点瑟缩,像是被吓傻了似的,手里头攥着个折扇,腰上挂着的玉佩,香囊等等,一看就是个有钱人家的少爷那种人。

可能是犯了错误吧?这家伙一点精气神都没有。

而眼巴前的两位都没穿官服,但是温润在原主的记忆里知道,这两位,一位是县令大人,一位是熟人,那天他们在道观遇到的那位大老爷。

“学生见过县令大人。”温润先给认识的人行了一礼,然后看向了那位大老爷。

“温润,温如玉,本官乃永清府学政张贤,张庆正。”张大人摸着胡子,笑眯眯的看着温润。

学政大人?

这个官职可有意思了。

全称叫“提督学政”。

在朝上是没有分级的一个官职,主要管辖省级的科考和教育工作,主管一省主管教育、科考的官员,俗称学台。

一般从各部院侍郎(从二品),京堂(大理寺、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等等,为三品或四品京官),翰林院修撰编修侍读侍讲(五品或六品),科(既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正五品),道(既都察院十五道监察御史,从五品),各部院郎中(正五品)等中由进士出身者简用。

因此各省学政并无固定品级,若以侍郎而授学政即为从二品,以郎中授学政者即为正五品,唯有一点,出任这个官职的人,必须是两榜进士出身。

学政俗称学台、学院、学宪。

其官与布政使、按察使不同,严格意义上说并非地方官、而是由皇帝亲自委任指派的官员,反倒是类似钦差的性质,虽然没有什么代天巡狩的意思,可是管理好教育工作,那也是为朝廷培养人才,加上每到一地,接触最多的就是读书人,且年轻的读书人居多,更能知道本地的一些事情。

温润不知道他是提督学政很简单,因为他前身考乡试的时候,只远远见过一面,没什么印象,然后就是考试,急着回家,被出嫁。

要是考过了乡试成为举人,那么他在成为举人之后的鹿鸣宴上,就会见到这位学政大人了,而且是近距离的见到,不再是远眺。

因为成为举人之后,是有鹿鸣宴的,到时候各个新举人都会相互认识,然后是跟上级官员认识。

他不是举人,所以不认识也没什么。

只是温润还是一愣,随后又行了一礼:“学生温润,见过学台。”

第29章 冒名顶替

“起来吧,你可还记得我?”这位张贤张庆正大人,倒是提醒了一句,表示他跟许诺以前就认识。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